二、共和时期的罗马
作者:史仲文 胡晓林
出自————《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二、共和时期的罗马
古代罗马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王政时代指的是从罗马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直到建立共和国这一时期;共和时代指的是从公元前509年“王政”结束到公元前30年这一时期的历史。其中,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初为早期共和国,从公元前3世纪以后直至公元前30年为晚期共和国;帝国时代指的是从公元前30年至公元476年这一时期的历史。
1、军事领导体制
自公元前509年罗马人推翻王政时代最后一个王塔克文的统治之后,便取消王制,改建共和。共和时期的政治机构有三:一是执政官、二是元老院、三是库里亚(后改为“森图里亚”)民众大会。
共和时期的执政官有两个,他们是罗马国家的最高政治首脑,罗马军队的最高指挥权掌握在他们手中。执政官由民众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为一年,任满退职,再由民众大会另选。两名执政官平日互相辅助处理国政和军事。共和初期的罗马军队有4个军团,被一分为二,两名执政官分别统帅,轮流指挥。军团的指挥官由6名军事保民官充任,每2名军事保民官负责2个月,轮流值勤。军事保民官或由执政官任命,或由人民选举(此制后来被凯撒取消,由凯撒任命的副将为军团首长)。军事保民官之下有百夫长,从优秀士兵中选举产生。各连队的第一、二个百夫长同时兼任整个连队的队长和连副。罗马将领除统率罗马军队外,还对同盟者的辅助部队具有统率权,同盟者辅助部队的中下级指挥官则由同盟者自己充任。
遇战争爆发,执政官即领兵出征。在军事紧急时期,为了统一军权,两个执政官可以通过元老院,提名一个狄克推多(意为独裁官)统率军队,期限为6个月。任期内,狄克推多享有全权。
古罗马实行兵民合一制,森图里亚民众大会亦是战士会议。罗马人民居住地被划分为21个行政区(在公元前241年,因罗马城市扩大,行政区扩展为35个),有土地的居民按照个人财产多少(后改为按货币计算)被分为5个等级;每一等级在民众大会里有一定数目的投票单位,叫做森图里亚。森图里亚是100个战士所组成的战斗队伍,是此时罗马的军事组织单位。因此,森图里亚民众大会亦可称做百人队民众大会。一个百人队有一票表决权,会上进行集体投票,表决重大问题。
在整个共和时代,元老院拥有最高权力,由300名元老贵族组成。其职责是协助执政官处理国政,对民众大会通过的议案有批准和否决权。
2、兵役制度与军队编制
早期共和时期的罗马国家实行公民兵制,士兵从公民中征召。当时罗马共有4个区域部落,其居民均在其所在部落登记户口和财产,具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公元前6世纪发生的塞维图里乌改革将罗马居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5个等级,并且规定了各自出兵的数量及其装备的轻重。第一等级的居民有财产10万阿司(阿司为古罗马的货币单位,一阿司约重03359公斤纯铜),提供80个重装步兵百人队和18个骑兵百人队,共98个百人队;第二等级的居民约有财产7.5万阿司,提供次重装步兵百人队22个,第三等级居民的财产约5万阿司,提供次重装步兵20个百人队;第四等级的财产约为25万阿司,提供轻装步兵22个百人队;第五等级的财产为11万阿司,提供30个轻装步兵百人队。贫困无产的公民不列等级,只出一个非战斗性的百人队(不能当正式的战斗兵,后来也有了服兵役的权利,充当轻装步兵)。共计193个百人队,第一等级居优势。
公元前241年,罗马出现百人团大会改革,上述情况发生变化。此时,罗马已发展为35个部落,为适应罗马向海外扩张的新形势,罗马在每个部落中的5个等级里各出2个百人团,第一个等级仍有18个骑兵百人团。此外,手工业者和吹奏者出4个百人团,无产者出1个,共373个百人团(35X5X2+18+4+1,使第一等级在百人团大会中的优势地位被打破,每个等级拥有基本相等的投票权,利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罗马规定:年龄为17岁至45岁的公民须在野战军中服役;45岁至60岁的公民则在战时做守卫后方的工作。每个男性公民在上述年龄段都必须服兵役,不得逃避,违者予以严惩,甚至被卖为奴隶。只有参加过20次远征的步兵和10次远征的骑兵方可免服兵役。
共和时期的罗马不断战争,先是为统一意大利半岛,后是向海外扩张进行战争。罗马将征服区域的大多数居民宣布为罗马同盟者,这些居民必须向罗马缴纳军事捐税;割让一部分土地作为罗马的军事殖民屯垦地并在战时提供军队、帮助罗马人作战,称为同盟军队。同盟军队在战斗中并不单独行动,而是与罗马军团配合作战,被配置于罗马军团两翼,起辅助作用,因此又名辅助部队或联合部队。
在统一意大利半岛的过程中,罗马陆军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罗马向海外扩张、尤其是在与地中海海上劲敌迦太基的争霸战争中,开始积极发展海军,大建舰队,在意大利的希腊人技师的帮助下完成了海军队伍的建设,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打败拥有一流海军力量的迦太基。
罗马海军战士一部分来自海上同盟者,但主要还是从意大利农民和城市贫民中征集,由希腊人任教官对之进行训练。
古罗马军队的士兵都是罗马公民,根据年龄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少年兵或称轻步兵,他们年龄小,灵活敏捷,但缺乏训练;第二类是青年兵,其年龄稍大一些,经验较多,组成罗马军团重步兵的第一战列;第三类是壮年兵,平均年龄为30岁,他们经验丰富,成熟顽强,是罗马军队的中坚力量,组成军团重步兵的第二战列;第四类是成年兵,其年龄最大,老练稳健,组成重步兵的第三战列。
早期共和时期,罗马军队以公民兵为主,同盟军队为辅。军队编制(自下而上)为:百人队——小队(连队)——大队(联队)——军团。小队为其基本的战术组织(小队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连),每个小队由2个百人队组成(百人队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排),百人队人数初为100人,后因百人队长指挥100人的队伍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将人数减少到60一80人,但百人队这个名称仍旧保留下来。大队(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营),由450570人组成,其中有120-160名少年兵,还有相同数量的青年兵和壮年兵,以及60-80名成年兵,再加一队30人的骑兵。但大队里的骑兵很少与大队一同作战,而是联合组成较大的骑兵队伍。
一个军团由10个大队组成(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一个师),约有4500一5000名士兵,其中有300名骑兵。共和时期,每个军团配有一个联合军团(同盟军队),联合军团有骑兵600人,其组织体制与罗马军团的组织体制基本相同。古罗马军团和联合军团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军,有900010000人,其中骑兵900人。
共和时期,两名执政官统率的军队包括罗马军团和联合军团。两个古罗马军团加上两个联合军团组成一个野战军,称为执政官统率的集团军,由两名执政官当中的一名指挥。每个执政官统率的集团军通常有18000-20000人,其正面战线宽约2500米;整个集团军战斗编队占地约60万平方米,大约3倍于同样规模的古希腊方阵队形。
战事出现时,公民兵被紧急征召。以卡皮托林山岗上升起的红旗为信号,公民兵见信号后立即集结在城郊,准备奔赴前线。战斗中,罗马军团以方阵为其战斗队形,纵深8个行列,其中最前面为精锐兵,两侧配有骑兵,前面为轻装步兵的散兵线。
共和初期,公民兵自备武装,战时出征,战后解甲归田。到公元前5世纪末4世纪初,罗马统帅卡米卢斯进行了一次军事改革,在军队中实行军饷制。公民兵出征时,可从国家获得军饷、给养和规格统一的武器装备。此外还对军团的体制作了变动,以新的三列队法代替旧的密集方式。即根据士兵的年龄和战斗经验,将重装步兵排为三列:第一列是最年轻者,经验不多,为“矛兵”;第二列是成年战士,富有经验,为主力兵第三列是老年士兵,身经百战,为后备兵。各队之间间隔距离为4排,每列10个连队,各连队战士数目不等。前两列连队各有120名重装步兵,第三列各有60名重装步兵。后来,每个连队又分成两个百人团队,每团60或30人。作战时,以连队为战斗单位,以百人团队为小的战斗组织。除上述三列重装步兵外,每个百人团还配有20名轻装步兵,每一军团配有300名骑兵,由10个30人的骑兵小队组成。此制一直延续到马略军事改革时止。
为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罗马士兵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他们要习惯于按照军队的步伐行进,在5小时内行军20哩,有时是24哩。行军时,他们要背负60里弗的重量。此外,他们还要学习习惯于全副武装地奔驰和跳跃。带着比普通武器重一倍的剑、标枪、箭等进行操练。为的是增强体力,避免士兵懒惰。
3、武器装备与军事后勤
共和初期的罗马军队由公民兵组成,公民均具有自己的财产,因此国家规定,士兵根据自己财产的多寡自行配备武装。第一等级最为富有,他们配有骑兵武装和重装步兵武装。重装步兵在作战时以矛和剑为进攻武器,以头盔(铜制或皮制)、圆盾、胫甲及胸铠为防护武器;第二等级的公民兵则无胸铠和铜制圆盾(只有长圆形木盾),其它武器装备与第一等级相似;第三等级与第二等级接近,但没有胫甲;第四、五等级担任轻装步兵,其武器装备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前者只有一支矛,后者则只带有投石器或弓箭。
随着战争的持续不断的进行以及战争中发生的损伤,低等级的公民越来越无力自备武装,加之公民自筹的武器装备式样不一,比较杂乱,不利于组织作战,削弱了战斗力。因此,在公元前5世纪末4世纪初,罗马统帅卡米卢斯将武器装备作了改进与统一,公民兵从国家那里得到军饷、给养和规格一致的武器装备(同盟军队的给养自筹)。于是,罗马军队在战斗中便有了整齐的武器装备。
罗马重装步兵最初使用的是长矛,布匿战争爆发时(公元前4世纪),武器开始发生变化,投矛和双刃短剑成了重装步兵的主要武器。这种投矛为木柄铁尖头,长约15米一2米,重约4公斤一5公斤,可投掷30米远,但在7米一10米之间可望击中敌人的盾牌。短剑挂在右股上,长约半米,宽约4厘米一7厘米,据说是按照西班牙雇佣军的剑设计的,剑头十分尖利,剑柄可用木、骨、象牙或金属制成,使用起来比梭镖更加灵便,多在进行肉搏战时使用。
重装步兵的防御武器多为盾牌。由于短剑的作用距离较近,不象梭镖那样能够拒敌于较远的距离之外,它对士兵的保护功能要差一些。于是,罗马人在公元前4世纪以后,将盾牌作了较大的改进。以前的圆形小铜盾变成了半圆筒形的大盾,高为125米,宽约08米,由木架包上皮革,再镶以铁边构成,里面的中间部分还衬有铁片,可以将身体的大部分遮盖住。此外,重装步兵的身上还有其它一些护身装备,它们是头盔、胸铠和胫甲。头盔多为铜制,胸铠则是皮革制成,上面缝上金属片。有的罗马士兵披有斗篷,以作防护之用。
轻装步兵的武器主要是剑、投石器、弓箭和轻投矛,全身还装备有皮制头盔和较轻的带状铠甲。轻矛连木柄约长2肘,粗1指,矛头长1跨,锋口锤炼得那么犀利,出手一击中时就自然会弯过来,使敌人再也不会把它还敬过来。轻装步兵有投矛手、投石手和弓箭手之分,投矛手拥有圆形或半圆形的皮盾,投石手和弓箭手则不使用盾牌。
骑兵的武器有长矛和长剑,其防御武器和护身衣甲与重装步兵相同。
从海军士兵的武器装备来看,船舰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海战时,船舰上除划桨手外,陆军士兵亦通过船舰与敌人作战。在与迦太基人的海战中,罗马人发明了一种名为“乌鸦”的新式技术装备,即前端带有抓钩的接舷吊桥。桥上有栏杆,垂直地安装在船舰头部,系在桅杆上。当接近敌舰时,便把吊桥搭到敌舰甲板上,吊桥抓钩立即象乌鸦嘴似地箝住甲板,使两船连结一起。陆军士兵随即从吊桥上冲杀过去,在敌舰上与敌人肉搏,直至消灭对方。在作战过程中,罗马人还使用形式多样的攻城武器。主要有:
破城锤。即一根长长的大木梁,顶部包有铁片或青铜片,形状如羊头一般(也有的为尖状或圆状顶部)。攻城时,或由几名士兵抬着冲向对方,猛烈撞击其城墙;或是将其用吊链悬挂在木架上,由士兵使劲摇动,撞击敌人的城墙;再就是将其悬挂在棚罩下面的横木上,在棚罩的掩护下摇动着撞击对方的城墙;或者将其安置在活动攻城塔的下面使用。
活动攻城塔(又叫木塔)。一种多层结构的攻城武器。最底层为轮轴,可以移动,在其上安置有破城锤,再往上还安置有发射器械并配有轻装战士。战士向敌人城上射箭,以驱赶敌人。最大的攻城塔上还安装有可以起落的木板桥,士兵可以通过此桥冲向城上的敌人。
弩炮。一种攻城的发射器械,其动力为将绳索的绞力骤然放开,其巨大的冲力可将石块、标枪或长箭射出很远。用于射长箭或矛的叫作catapulta或scorpio用于射木柱和大石块的叫bal-lista;用于射小石块的叫onager。
龟甲阵。即士兵们相互蹲靠在一起,将手中的盾牌或各种棚罩举过头顶,依次衔接成大片,犹如龟背一般,以防箭矢中的。士兵也可凭借这种所谓的龟甲阵的掩护,爬上城墙与敌人作战。
火攻技术。在一种特制的战车上,装上炭火炉、长矛等,向对方喷出阵阵炭火,或用麻布蘸油系于长竿一头,用火点着扔向敌人的队伍,使对方被冲乱,然后乘机向之冲杀过去,打败对方。这种战术可用作攻城,也可用作野外战斗。
盾车。攻城用的木制器械,象一间小屋子,但只有两面或三面有木板墙,屋顶也用厚木板制成,上面还覆盖有铁皮或兽革,用以防火,下面有轮子,可以推动。人躲在里面可以从墙上的洞里向外射箭,还可以利用它挖掘地道等。
挖掘坑道。从城外向城堡内挖掘,直通城内,突然出现于敌人面前,使之惊恐万分,措手不及,城堡很快陷落。
共和时期的罗马军事后勤工作亦很周密,有了专职的或半专职的后勤组织与官职,这便是财务官和军需官。两者分工明确,前者负责全军的军需供应与经济事务,后者主管筹集粮秣。此外,在每个军团内还有录事等工作人员从事具体的后勤工作,每个百人队中有一人负责杂务,作为百夫长的副手而工作。还有专门从事后勤工作的百人团队,主要从事与军事相关的铁匠与木匠事务。公元前3世纪一-公元前2世纪,罗马还出现了“城市军团”这样一种专门从事后勤工作的组织。
具体的军事后勤工作包括:给养、辎重、扎营筑垒及其它内容。早期罗马实行公民自备武装给养,且无报酬。自卡米卢斯改革后,由国家发给士兵军饷和给养及武器装备,由此增加了部队后勤工作的内容。军团士兵每日指望得到800克的谷物,征战时可得到15日的粮食,有时则为30日的粮食(大麦、小麦)。步兵一个月的粮食数量相当于2/3雅典麦斗,骑兵则可领取7麦斗。至于军饷,步兵每天可得到2个奥波尔(Obolus),百夫长所得两倍于此数,骑兵为1个特拉克迈(1奥波尔=1/6特拉克迈)。
行军打仗时,辎重必须随队伍而行。一般情况下,辎重队在队伍后面;撤退时,辎重队则在队伍最前面,主力部队殿后;遇敌人袭击时,辎重队在队伍中间,部队围成四方队列,保护辎重。辎重包括粮食、武器及其它军需品,或由牲畜驮载,或由士兵携带。上至军团下至百人队都有自己的辎重。有时,罗马国家与包税人之间签订合同,由罗马包税人为军队提供军需物资的运输,由国家负担运输风险。
部队行军,常常要宿营。罗马军队一般在早晨行军,中午以后构筑营地,晚上休整,次日晨再行军或出征。不论军队驻扎于何地,即使只有一宵,也必须设立防御营地,并挖壕筑墙,此乃罗马军中的一项规定。因此,在野外建造营地成为罗马军队的一项重要的后勤工程。罗马营地的构筑相当迅速,每个士兵都分配有一项专门的工作。每人携带的行军装备中包括有两根栅柱,用于构筑栅栏。营地形状初为正方形,后改为长方形,四周以壕沟和土墙环绕。土墙高达35米,由开壕沟挖出的泥土堆放在紧靠栅柱的地方而形成。营垒大门两侧筑有木制塔楼,在其上可用箭击射来犯的敌人。营地中央为一广场,设有指挥官的帐篷和祭坛,其余地方依次设有士兵的帐篷。按照规定,每个百人团设10个帐篷,以木材为支架,上面覆盖皮革或粗麻布,两面为斜坡。有时部队会在某一营地过冬,为此,营地应特别坚固,营房与围墙之间的距离应为50米,围墙外面还应设有陷阱和路障等,以防敌人偷袭。营地数目也不止一个,而是一筑就有好几个。
为方便军需品的运送,罗马还注意修筑道路,建造贮粮中心以备军用。
由于战事频繁,军事后勤工作繁杂,其费用也颇为巨大。据古典史家的估算,仅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军费开支约为1亿狄纳利(按本世纪30年代的美元币值折算,约等于2400万美元。1狄纳利-4塞斯退斯)。其中,罗马军队的陆军后勤费用为:军团薪饷4400万狄纳利;辅助部队的谷物供给约为864万狄纳利马匹、军械、行李、谷物运输费为1,000万狄纳利,共6264万狄纳利。海军后勤费用为:战船与运输船耗费810万狄纳利,海军战士薪饷1,560万狄纳利,桨手口粮约780万狄纳利,运输船水手口粮约360万狄纳利,共3510万狄纳利。总计1亿狄纳利左右。
4、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指的是公元前264年一公元前146年期间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3次大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为布匿,故称这场大战为布匿战争。
罗马统一意大利之后,奴隶主集团继续向海外扩张,而粮食丰富、海上贸易居重要地位的西西里岛便成为其主要目标。西西里岛与意大利半岛仅有一道约3公里宽的狭窄海峡相隔,此时由迦太基控制(迦太基在非洲北岸,是公元前9世纪后期腓尼基在此建立的殖民地)。罗马势力向西西里扩张,势必与迦太基发生矛盾,战争不可避免。
(1)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一一公元前241年)
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爆发是由“墨西拿事件”引起的。早在罗马势力向南部意大利渗入的时候,希腊西北部的埃布鲁斯王皮洛士应南意的希腊城市他林顿的请求,率领精兵在意大利登陆,于公元前280年击败罗马军,但不久便败给罗马,于公元前275年春天被迫退出意大利,溃逃回国。在这场战争期间,叙拉古雇佣兵中的一批意大利人(自称“马麦丁”,意即“战神之子”)突然强占了西西里岛东北的墨西拿,叙拉古王海龙二世立即出兵包围了墨西拿。“马麦丁”随即分成两派,分别求助于迦太基和罗马。迦太基捷足先登打败海龙二世,控制墨西拿;罗马则控制了墨西拿对岸的里吉姆。因惧怕迦太基占领叙拉古而独吞西西里岛,罗马森图里亚大会决定出兵援助“马麦丁”中的一派。公元前264年,罗马军队开入西西里岛,与迦太基的争战开始,进入第一次布匿战争时期。
战斗一开始,罗马在陆战方面据有优势,并挫败迦太基人,占领叙拉古。又打下西西里岛西南沿海城市阿格里根特,大肆虏掠,将2万多名俘虏卖为奴隶。但是,罗马在海战方面却不太顺利。迦太基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战船上百艘,并装备有希腊化时期最新的海上技术,海军士兵富有经验,桨手训练有素,在西部地中海称雄一时。罗马和迦太基在海上交战之后处于不利,意大利沿岸地区亦受到迦太基船舰出其不意地袭击。为此,罗马以最大的力量迅速发展海军,在南意大利的希腊人技师的帮助下,用一年时间建造出100艘5层甲板的大战船和20艘3层甲板的战船,再由希腊教官帮助训练划桨手和海军士兵,很快发展出一支新的海军队伍;然后又创造出名为“乌鸦”的吊桥。公元前260年,在墨西拿附近的米里海角,罗马海军与迦太基遭遇,双方分别拥有120只和130只船舰。战斗打响后,罗马船舰迅速驶向对方当接近敌舰时,立即将小吊桥搭到敌方的甲板上,象乌鸦嘴般箝住对方。罗马士兵趁机从这种“活跳板”冲上敌舰,与迦太基人搏斗。迦太基人始料不及,被动应战,结果大败,损失50只舰船。罗马首次取得海战胜利,控制了西西里附近的海域。
公元前256年,罗马执政官勒古鲁率330只舰船和10多万人组成的庞大舰队远征非洲,很快突破迦太基舰队的防线,在北非登陆并节节胜利,占领了一些城市。随着战争的延续,罗马兵力与粮食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罗马元老院决定撤退大部分兵力,只留下勒古鲁率15万名步兵、500名骑兵和40只舰船在非洲。迦太基趁此向罗马人反击,加之希腊雇佣兵的帮助,大败罗马军,勒古鲁成了俘虏,后被斩杀,有幸逃脱的残兵败将在回国途中遇到海上风暴,几乎全部覆没,罗马方面损失巨大。
以后,罗马人又大力建造船舰。公元前242年,由私人捐款建造了一支舰队,次年对迦太基重开海战。双方激战于西西里岛,迦太基将领哈密尔卡巴卡坚守几个据点,奋力反击罗马,但被罗马人击溃,其所据地盘也被罗马人夺得。
连续23年的战争使迦太基精疲力尽,只好授权哈密尔卡与罗马谈判讲和。此时,罗马也感到财匮力乏,便与迦太基签订了和约。和约规定:迦太基向罗马缴付大量赔款,共3200塔兰特,10年内付清;西西里岛及其与意大利之间的所有岛屿割给罗马。第一次布匿战争以罗马的胜利告终。
(2)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一-一公元前201年)
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损失严重,弄得民穷财竭,甚至连军饷也无法支付,致使国内矛盾尖锐,动荡不安。雇佣兵暴动,奴隶和土著居民纷纷响应,迦太基统治者费了很大力气将之镇压下去。之后,迦太基统治者决定去西班牙扩充殖民势力,以弥补上次战争中的损失,解决资源。公元前237年,哈密尔卡巴卡率兵侵入西班牙。公元前228年,哈密尔卡在一次战斗中阵亡,其女婿哈斯德路巴尔成为继承人,进一步扩展势力,在西班牙东南沿海建立了新迦太基城。这里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迦太基获得了大量人力物力。为以后对罗马作战提供了雄厚的资源。
罗马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并未停止扩张,它趁迦太基出现雇佣兵暴动之时,强占了原为迦太基控制的撒丁尼亚和科西嘉,并连同西西里,分别设置了两个行省。同时又占领了阿尔卑斯山以南的高卢,并和西班牙东部沿海地带的萨贡托建立联盟。
公元前221年,哈斯德路巴尔被人杀死,哈密尔卡之子汉尼拔继任迦太基统帅。公元前219年,汉尼拔出兵攻占萨贡托,罗马人向迦太基发出通牒并以战争相要挟,迦太基方面未作出回答,罗马便发起进攻,由此爆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18年春,罗马兵分两路:一路从西西里渡过突尼斯海峡,在迦太基登陆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汉尼拔的军队,以便同时打击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首尾不能相顾。对此,汉尼拔早已预料,乃先发制人,进军意大利,以使对方处于守势。汉尼拔作出了精密的布署:留下一部分海军和陆军,由其弟率领,以迎击罗马军的攻进;另派2万兵士到非洲,以增强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再由自己率步兵9万,骑兵1.2万,战象37头,从新迦太基城出发,出征意大利。
罗马人很快发现对方的战略意图,立即放弃进攻非洲和西班牙的计划,全部回师罗马,集中力量对付汉尼拔。汉尼拔的军队经过艰苦的行军和长途跋涉,突然出现于波河平原,使罗马人大为震惊。10月,罗马执政官西庇阿率军来到波河支流提契诺河,与汉尼拔的军队遭遇。汉尼拔发挥自己的骑兵优势,猛击对方,大败西庇阿,继而渡过波河,在特利比亚河附近伏击从北非返回的罗马军。
罗马连连失败,不得不重想对策。公元前217年初,选出两位新执政官,并征集了一批新军,组成一支有13个军团,65万名步兵,300名骑兵的队伍,派其中一部分前往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岛增援,余下8万兵力由塞维利阿和弗拉米尼两名执政官统帅,把守西海岸上奥勒利亚大道和东部的伊米利亚大道,阻止汉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汉尼拔很快掌握了对方的情报,了解清楚对方的行动计划,迅速想出对策。4月初,他率部队从东部沿着一条少有人通行的小道,经过4天3夜的急行军,最后绕过罗马军的设防阵地,踏上了通往罗马的大道。弗拉米尼未料到对方会如此神速地逃过他的防线,立即率军尾随猛追。汉尼拔便在特拉西梅诺湖北岸选择了一个谷地,在此设下埋伏。弗拉米尼全然不知,所率罗马军全部进入谷地。迦太基人立即围而攻之,轻装步兵和中央主力兵直扑下山,骑兵则封锁住退路,罗马人毫无戒备,乱作一团,狭窄的谷地中又无法展开战斗队形,最后被迅速歼灭,弗拉米尼阵亡,15万人被杀,数千人被俘。
特拉西梅诺湖惨败的消息迅速传至罗马,城内居民一片恐慌,政府立即动员全民固守罗马城。但汉尼拔此时并无进攻罗马的企图,而是挥师向东,沿亚得里亚海岸南下,声称自己是意大利人的“解放者”,将俘虏中的罗马人带上枷锁,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其他意大利俘虏则一律释放,不取赎金,以此孤立和削弱罗马,并在阿普利亚地区的东部海岸设防营地。
形势紧急,罗马选举费边为独裁官,担任最高统帅,米纽喜斯为副帅。费边仔细研究了罗马人几次败北的教训,在充分估计了双方力量对比之后,决定避开对方,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而以众多兵力跟踪追赶,袭击其个别零星部队,以消耗汉尼拔的兵力和给养。这种消耗战术(或称拖延战术)在当时是正确的,但却为许多人所不解或怀疑,连费边的部下也对此战略表示不满。因此,费边在任期6个月后便交出了统帅权。公元前216年初,瓦罗和帕卢斯当选为罗马执政官,瓦罗力主与迦太基决战,并向罗马民众许诺:在看到敌人的当天便结束战争。
5月,两名执政官作为罗马统帅,率领8万步兵,6000骑兵在阿普里亚境内奥菲杜河下游的坎尼与迦太基激战。此时,汉尼拔拥有4万步兵,1万骑兵,他将队伍排列成中间向前突出的半月形,中间突出部分为弱兵,两翼则安排精锐部队,再由骑兵分署两侧。而罗马方面采用的是常用的三列平行序列:骑兵在左翼、同盟军骑兵在右翼、中央由重装步兵排成密集方阵,组成主战线;轻装步兵配置在主战线之前。中央战线由帕卢斯指挥,塞维利阿指挥左翼,瓦罗指挥右翼。
战斗一开始,罗马步兵猛冲向对方的步兵中军,迦太基中央兵迅速退却,其两翼军队迅速包抄前进,逐渐形成相反的半月形。汉尼拔命500名身藏短剑的轻装步兵逃向罗马人那边,交出手中的矛和盾,伪装投降。罗马人将这批“降兵”安置在后卫。接着,汉尼拔又令骑兵出击罗马骑兵,最后将罗马军队严密包围,罗马兵陷入混乱。中午时分,东南风大作,狂风卷起大量尘土,本已乱作一团的罗马兵两眼被风沙迷住。借此机会,处于顺风方向的迦太基士兵向对方猛投箭石。假装投降的迦太基士兵也从身上摸出短剑,刺向罗马兵。天黑时,罗马军大部分阵亡,只有1万多人幸而逃生,塞维利阿和帕卢斯死于战乱之中,仅瓦罗生还。而汉尼拔方面仅损失6000人。坎尼战役是世界军事史上的著名战役,显示了汉尼拔卓越的军事才能。
罗马在坎尼战后一度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一些部落与城市纷纷臣服于汉尼拔,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也支持汉尼拔,意大利境外的马其顿王腓力五世主动与汉尼拔结盟。罗马此时避免与汉尼拔再作决战以积蓄力量另方面对背离意大利的人加以惩罚。公元前213一公元前211年,罗马派兵包围了叙拉古,并将此城攻陷。其后大肆屠杀城内居民,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正埋头研究时,被罗马士兵刺死。从此,罗马又恢复了在西西里的统治,并逐渐由守势转入攻势。
与此同时,随着战争的持久,汉尼拔的雇佣兵也渐渐暴露出弱点。士兵的给养、金钱以及兵源日益枯竭,迦太基政府本想派部队前往意大利增援,但因罗马出兵西班牙而不得不改变行动。汉尼拔曾打算组织反罗马同盟,但最终未能奏效。形势开始对汉尼拔不利。
公元前210年,罗马派普布留西庇阿占领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此乃迦太基的重要军事基地。罗马将其战俘释放,将金银象牙等宝物用船舰运往罗马。这一举动沉重打击了汉尼拔。公元前205年,西庇阿任执政官,率3万人远征非洲,直捣迦太基本土。公元前204年,西庇阿抵达非洲,在距迦太基不远的沿海城市乌提卡登陆,进而围攻乌提卡,久攻不克,只好紧紧包围它。
就在这时,迦太基政府召汉尼拔回国。公元前202年夏天,汉尼拔率领约2万人的队伍在迦太基东部沿海的哈德鲁密敦登陆。之后,又迅速扩充兵力,组织部队,使总兵力很快增至4万人。接着,汉尼拔率军挥师北上,向迦太基城靠拢,对迦太基城南侧的西庇阿军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西庇阿立即采取对策,一面派使节前往盟国求援,一面断然决定解除对迦太基城和乌提卡城的围困,向巴格达河上游进军,深入迦太基内陆,摆脱腹背受敌的局面,并切断迦太基的主要补给线,诱使汉尼拔改道西进,以等候援军,寻机决战。
公元前202年秋,西庇阿率军向西撤退,沿途烧杀抢掠,大肆破坏,使迦太基人极为恐慌,迦太基政府再三催促汉尼拔立即与西庇阿决战。正在北进的汉尼拔不得不转而向西进发,并以强行军追赶西庇阿军,因而被诱入了西庇阿企望的作战地区,中了西庇阿的圈套,双方在扎马附近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形势对汉尼拔极为不利,在经过连续行军后来到此地,既不能获得兵员补充,又没有可靠的支撑点作为依托,没有足够的水源,士兵十分劳苦,在素质和训练方面远不如罗马骑兵;而西庇阿则抢先在扎马地区选择了有利地形,并得到了前来援助的盟军6000步兵,4000骑兵,士气很高。汉尼拔为争取主动,命令战象冲锋向前。战象刚抵近西庇阿军的前沿,罗马方面立即号角齐鸣,喊杀声惊天动地,使战象受到突然刺激而惊慌,或停止不前,或向后乱冲乱撞,致使汉尼拔左翼的骑兵战马受惊。西庇阿立即命令罗马骑兵从两翼出击,先后击溃汉尼拔的左翼和右翼骑兵。
与此同时,双方的步兵也在决战,难分胜负。突然,西庇阿的骑兵在击溃对方的骑兵之后也迅速赶来支援。汉尼拔的步兵四面受敌,最后全部战死。汉尼拔在少数骑兵的保护下落荒而逃。此战中,罗马方面仅损失1500余人,迦太基则有2万人阵亡,2万人被俘。
迦太基方面被迫向罗马求和,双方于公元前201年订立和约,其条件对迦太基十分苛刻:迦太基放弃非洲以外的全部领土;交出所有的战象与战船(只准保留10艘船舰);向罗马赔款1万塔兰特,50年内付清;不经罗马同意,不得与任何国家交战;向罗马交出100名人质。迦太基实际沦为罗马附属国。
(3)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车一一公元前146年)
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迦太基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已无力与罗马抗争,但在经济方面仍有潜力并逐步复苏。对此,罗马很不放心,怕迦太基经济壮大之后会在政治军事上东山再起,重新对罗马构成威胁。于是,罗马千方百计寻找借口对迦太基再战,以灭掉对方而罢休。
迦太基的西边有一个邻国叫努米底亚,与罗马站在一边。努米底亚王马西尼萨因有罗马撑腰,便时常向迦太基寻衅。公元前150年,马西尼萨进犯迦太基,迦太基被迫自卫还击,罗马借口迦太基违反公元前201年和约中的条款(未经罗马准许不得与别国交战),向迦太基宣战。第三次布匿战争爆发。
公元前149年,罗马军队在非洲的乌提卡登陆,勒令迦太基答应下述条件:交出显贵家族的300名儿童作为人质;交出所有武器和军用物。迦太基表示同意。随即,罗马又向迦太基提出一条:铲平迦太基城,其居民迁到距海15公里的内地。遭到迦太基的一口回绝。迦太基决定抵抗到底,并且积极准备,将所有金属铸成武器,全民动员参加战斗,甚至释放了一批奴隶,将其编入军队,连妇女也积极行动,支援战备,将自己的头发剪断制作弓弦,同仇敌忾,保卫祖国。
罗马将迦太基城包围,以为迦太基已交出武器,无能力抵抗,但包围了两年仍一无所成。罗马军队遂破伐树木建造攻城武器,将两个巨大的破城锤用于攻城,破坏了对方城墙的一部分,甚至已能看见城内了,不料迦太基人趁夜幕降临时,冲出城墙,烧坏了罗马的破城锤。之后,迦太基人又使用火烧战船的计谋,烧毁罗马船舰,夜袭罗马营地,使罗马破城不得。尽管如此,迦太基仍未打破罗马的围困与封锁。公元前147年,小西庇阿当选为执政官后被派往非洲,继续围攻迦太基。他命令士兵挖壕沟,并在沟内钉满尖桩,再以栅栏包围壕沟;又建筑长墙,设塔观望,建成了一道围困迦太基城的包围线,阻止对方袭击突围并运进物资。不久,迦太基城内发生饥馑,居民陷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小西庇阿乘机向城内发起总进攻,城民逃向城中最坚固的卫城柏萨,在此与罗马人战斗6天6夜,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被罗马人攻陷。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投降者皆被卖为奴隶,迦太基的领土成为罗马的阿非利加行省。布匿战争结束。
布匿战争历时长久、规模巨大,以迦太基的最终覆灭而告结束。罗马是胜利者,其获胜的主要原因是:共和早期的罗马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平民和贵族的斗争,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益,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得以调整,平民特别是农民成为罗马军团的中坚力量,保证了兵源。因此,罗马在布匿战争中虽屡遭失败,但在每次失败后又能迅速得到人力和物力的补充,直至最后取胜。
而迦太基方面则有许多不如罗马之处。首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影响了迦太基的对外政策;其次,汉尼拔的军队主要由雇佣兵组成,在他国领土上作战,孤立无援,与本国几乎断绝联系。凭汉尼拔杰出的军事才能,这样的情况只宜速战速决,不宜持久战,战事一旦延续过长,军需供应和兵源补给便成大问题,从而导致失败。
5、马其顿战争
亚历山大帝国崩溃之后,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间,东部地中海地区主要有下述几个国家巴尔干地区的马其顿王国、叙利亚地区的塞琉古王国(也称叙利亚王国)、埃及的托勒密王国。彼此之间互相争斗,力量削弱,罗马趁机对之发动战争。马其顿战争便是罗马与马其顿王国之间的争战,共有3次。
(1)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15年一一公元前205年)
早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罗马便侵入伊里利亚,开始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引起马其顿王腓力五世的敌意。腓力五世密切注视布匿战争的进行,企图借罗马在战争中的失败恢复自己对伊里利亚的控制。公元前217年,罗马在特拉西梅诺湖一役惨败,马其顿王认为时机已到,开始对伊里利亚采取军事行动。于公元前216年夏初派舰队进入爱奥尼亚海,并且北上几乎到达阿波罗尼亚,但刚一听说罗马人的战船快到时便匆忙撤退回马其顿。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汉尼拔为孤立罗马,力图组织反罗马联盟。公元前215年夏,马其顿与汉尼拔结盟,腓力五世派使节到汉尼拔的营地,缔结了同盟条约。规定马其顿必须与迦太基结成联盟对罗马作战,而迦太基则承认腓力五世对于伊里利亚沿岸、科尔启拉、阿波罗尼亚、埃披丹姆努斯和其他城市的权利。
马其顿的使节在离开汉尼拔在意大利的营地时被罗马人俘虏,罗马元老院得知了条约的内容,及时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密切监视亚得里亚海。公元前214年夏,腓力五世组织军队出现在亚得里亚海上,准备围攻阿波罗尼亚,罗马统帅玛尔库斯瓦列里乌斯列维努斯率军赶来援助,加强了对阿波罗尼亚城的防守,并切断了腓力五世的海上退路。最后,腓力五世得不到迦太基方面的帮助,不得不烧掉自己的舰队,从陆上退回马其顿。
罗马又施展外交手段,打击马其顿。公元前212年,列维努斯与埃托里亚的首脑秘密谈判,结成罗马一一埃托里亚联盟。双方在陆上和海上共同反对腓力五世,埃托里亚负责陆上,罗马负责海上。共同征服时,埃托里亚得土地,罗马得卤获品,并且不单独与腓力五世缔约。这样一来,腓力五世反被巴尔干半岛上的敌人包围,反马其顿联盟迅速扩大。
公元前207年,形势对腓力五世有利。罗马为对付迦太基,将全部力量投入进去,因此不能对自己的希腊联盟者以任何帮助。腓力五世对埃托里亚人发起猛攻,并突出了他们的边界,迫使埃托里亚联盟和马其顿缔结单独的和约。
后来,形势发展对汉尼拔不利。汉尼拔与腓力五世虽然早就结盟,但由于罗马的极力活动,开展外交攻势,拖住了腓力五世,使其未能进兵意大利,汉尼拔也因此未能得到马其顿的实际援助。因此,腓力五世与汉尼拔的联盟已无意义。公元前205年秋,罗马和马其顿之间缔结和约,罗马保留伊里利亚领地,腓力五世得到大陆上的部分土地。
(2)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00年一一公元前197年)
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不久,又爆发了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03年,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三世和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秘密勾结,私下签订了对埃及进行军事行动的条约,企图趁埃及内部混乱和外部力量削弱的机会,瓜分埃及在叙利亚、小亚细亚、爱琴海和海峡地带的领地。第二年,两国国王分头行事。安条克三世的军队突入叙利亚南部,直抵腓尼基和巴勒斯坦等地;腓力五世则将已从属于埃及的爱琴海各岛和小亚细亚沿岸等城市征服。但位于小亚细亚西北的帕加马等城邦不愿落入马其顿之手,便联合起来向马其顿进攻。交战之后,渐感力量不足,于是不得不向罗马求援。
此时的罗马正在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战胜马其顿,以征服整个希腊。再则,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马其顿曾与迦太基结盟反对罗马,罗马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现在正是报复和惩罚马其顿的时候。因此,罗马答应了帕加马等城邦的援助请求。
公元前200年,罗马在向腓力五世发出通牒遭到拒绝之后,开始了对马其顿的战争。罗马军队首先在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伊里利亚登陆。战争前两年,双方互有胜负,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于是,罗马人积极展开宣传攻势,打着为希腊城邦争取“自由”的旗号,使中希腊的一些城邦站到罗马一边,甚至连叙利亚也保持中立。
公元前198年,弗拉米尼拉斯担任罗马执政官,被派到希腊担任总指挥。他向马其顿提出要求,让其退出一切希腊领土,撤出希腊,并赔偿损失。遭到马其顿拒绝,战争开始。
公元前197年春天,腓力五世率陆军行进到色萨利地区的狗头山附近,与罗马军相遇。这时正是大雾天气,两军都看不清对方虚实,腓力五世被迫迎战。马其顿军沿用当年亚历山大的方阵阵法,正面宽,纵深大,适于在平坦而开阔的地形作战;罗马军则以棋格子队形列阵,不受起伏地形的影响,并且各种兵力兵器搭配合适,形成各级梯队,便于交替作战,很是灵活。战斗打响后,罗马军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各梯队依次进攻,交替上场,使马其顿军疲于应付。加之地形高低不平,起伏很大,方阵左、右翼渐渐被分割开,无法保持一线。接着,罗马军又利用战象作先锋,然后由弗拉米尼拉斯亲率大军向马其顿军冲击,迅速击溃对方军的右翼,腓力五世被迫率残部后退。不久便向罗马求和,于是双方缔结和约。腓力五世放弃小亚细亚、爱琴海和希腊全部地区,交出全部舰队,支付巨额赔款,并将其次子作为人质送到罗马。从此,罗马成为希腊的主宰。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结束。
(3)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171年-一一公元前168年)
腓力五世死后,其长子百尔修于公元前179年继位。百尔修十分仇视罗马人,他组织了一个广泛的反罗马同盟。罗马惧怕马其顿势力重新壮大,乃先发制人,于公元前171年向马其顿宣战。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开始。
起初,战事的发展对马其顿极为有利。马其顿方面组织了前所未有的粮食储备、武器装备和人员兵力。具体说来,马其顿有1.9万名步兵,4000名骑兵,1万名雇佣兵;其粮食和金钱足以供养上述兵力10个月之久,各种装备足够供其3倍兵力的使用。此外,马其顿还得到亚得里亚海东岸的的伊里利亚和埃皮努斯的支援。而罗马方面没有充分准备,于是以谈判作掩护,争取时间,充分备战,很快改变了自己所处的不利地位。接着,罗马人又用各种手段使希腊所有城邦或是投靠罗马,或是宣布中立,致使百尔修几乎是处于完全孤立的地位。
公元前171年仲夏,罗马军队在希腊西海岸的阿波罗尼亚登陆。这支部队共有两个军团,12万步兵和600名骑兵,另有联军步兵16万人,骑兵600名。登陆之后分两路行动:留下一支兵力,防止马其顿从西部进攻;其余兵力向东越过品都斯山脉,向色萨利的拉里萨进军,途中与马其顿军遭遇,罗马军被打败。以后,双方又进行了几次小型战役,百尔修退入马其顿,罗马撤退到奥林匹斯山东部的艾尔皮亚斯河一带驻防,处于对峙局面。
公元前168年初,罗马元老院授权包努斯,指挥对马其顿的战争。包努斯率领14万名步兵,1200名骑兵迅速到达艾尔皮亚斯河的营地。随后命令士兵掘井备水,并整顿军纪,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包努斯率部分士兵向设在艾尔皮亚斯河北岸的马其顿军前哨阵地发动进攻,又集中舰队摆出一副准备从海上迂回到马其顿军阵地北面的架式,再有一部分兵力约8000步兵、200骑兵则以舰队为掩护,做出一个准备登船的假象,实则集结兵力,趁黑夜沿海边向南,取道奥林匹斯山西侧,绕到山北部马其顿军营的后方,并请了两个商人当向导。不料途中有一个士兵逃跑,向马其顿泄透了军情。马其顿立即组织12万名步兵阻击,但被罗马兵击败。百尔修获悉,立即率部向北面的皮德那方向退却,并在皮德那西南立足下来,严阵以待。
罗马两路大军会合,追赶百尔修,很快赶到马其顿军营附近。包努斯立即组织部队设立营地,并对主张立即进攻敌人的士兵进行宣传演说,让他们休养生息,耐心准备,侍机作战。
6月21日下午3时,罗马军中一匹马挣脱缰绳,冲到河里向对岸跑去,有3名罗马士兵奋力追捕。但有两名马其顿兵也前去捉马,被罗马兵打死其中一人,马其顿前哨士兵不服,要为之报仇,罗马兵也不示弱,前往对抗。混战开始。包努斯只得利用这一时机,命令对马其顿进攻。
双方都迅速布署好兵力:
在罗马方面,以两个罗马军团为主力,配置在中央,左翼为骑兵和希腊联军;右翼为拉丁联军。
马其顿方面,方阵配置在中央,雇佣兵在左翼,色雷斯步兵和骑兵在右翼。整个方阵为16列,前5列和最后一列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中间为训练素质不高的士兵。整个队形密集,防盾连在一起。长矛兵手持一支6米长的长矛,须两手方能挥动,故在长矛兵之间还有手持防盾的士兵为其掩护。
马其顿首先出击,方阵步兵手执长矛、排成整齐的战线逼近罗马人,对方深感恐慌,无力突破马其顿长矛手组成的森严壁垒,罗马军团被迫退却,毫无秩序地向山上跑去。其他两翼随之后退。
马其顿方阵继续追击,地形变得高低不平,马其顿方阵被深沟狭谷分隔开来,并出现了缺口。正在退却中的包努斯看到了对方的这一不利,立即下令停止退却,把兵力分开,转入进攻。罗马军团各百人队迅速突入敌人的空隙之中,使方阵失去优势,被动挨打;其他两翼也向马其顿军的两翼开火,切断了对方两翼之间的联系。马其顿军四面受敌,其长矛和战斧在混乱的人群中难以发挥作用,方阵被冲散,步兵被击溃,骑兵也逃之夭天,百尔修抱头鼠窜,后投降受俘,死于罗马狱中。
罗马方面损失几百人,还有约万人以上的伤员或失去战斗能力者;而马其顿方面则有2万人被杀,1万人被俘。之后,马其顿被分为4个“自治区”,彼此孤立,断绝往来,实已成为罗马的属地。
就百尔修最初的实力和充分的准备,要战胜罗马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实际结果却相反,最后是罗马打败了马其顿。主要原因有两条:第一,罗马施展外交手段,打击马其顿的同盟者,使希腊城邦的统治者站到罗马一边,或至少保持中立,使百尔修完全孤立;第二,百尔修犯了几次大的战略错误:起初自己准备充分、实力雄厚,而罗马却根本没准备好。这时,百尔修未采取果断行动,反而消极防御,坐待敌人进攻。在色萨利的拉里萨附近击败罗马并在希腊引起了同情百尔修的新浪潮时,未利用此机会转入进攻,扩大战果。当马其顿方阵渡过劳卡斯河,威摄包努斯,使罗马军后撤并引起混乱时,百尔修没有果断停止方阵的推进,改由骑兵和轻装步兵追击敌人,而是让方阵继续追击,最后被高低不平的地形阻隔,使本已败退的罗马军有机可乘,转入反攻。马其顿方阵只宜在平原作战,不适合于高地山路。灵活的罗马军团最后在高地附近击败马其顿军。
6.、奴隶起义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期间,罗马出现了3次大规模的奴隶起义,这便是两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大起义。
(1)第一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公元前136年一一公元前132年)
公元前2世纪中叶以后,罗马结束了向海外扩张的一系列战争,建立了在整个地中海区域的霸权。历年的对外征服战争,使罗马不但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侵占了大片的土地,而且俘获了大批的奴隶,为奴隶制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大量奴隶的流入罗马,促进了奴隶制的发展,奴隶被广泛使用于农牧业采矿业和其它手工业部门。奴隶主为加强对奴隶的控制,加重对奴隶的剥削,把奴隶视为“会说话的工具”,随意打骂,肆意虐待。为防止在磨坊劳动的奴隶偷吃面粉,主人在奴隶脖子上戴着大木枷;为防止农庄里的奴隶逃跑,主人给奴隶戴上沉重的脚镣,奴隶们受尽残酷剥削与压迫,经常以各种形式反抗,甚至大规模起义。
西西里是罗马的谷仓,这里盛行大农庄,广泛使用奴隶劳动。这些奴隶大多来自同一民族或地区,有共同的语言和感情,且人数众多而集中,利于集体斗争。
西西里岛上恩那城的奴隶主达莫披洛斯残酷剥削奴隶,不仅不给自己的奴隶以起码的衣食,反而驱赶奴隶靠抢劫过往旅客为生,而且抢劫物的一半还得给达莫披洛斯,有的奴隶抢不到东西,只得向达莫披洛斯要求发给衣服,结果衣服未得,反被鞭笞。奴隶们忍无可忍,在西西里岛上举行了大规模的起义。
起义领袖是叙利亚籍奴隶攸努斯。起义前夕,他带了一些勇敢聪明的奴隶“在适当的时期集合,开始谈判背叛自己主人的事情”。公元前136年,起义开始。达莫披洛斯在乡村的400名奴隶都加入了起义队伍。起义者手执锄头、镰刀、斧头、长竿、短棒等,冲进恩那城,杀死奴隶主,达莫披洛斯和他的妻子也被处死。之后,起义者在城市的剧场开会,宣布建立国家,选举攸努斯为国王,国号定为“安条克”,还设有人民议会和人民法庭。3天之中,攸努斯的武装军队发展为6000人。
起义斗争在西西里其它一些地方得到响应,在阿格里根图姆附近形成了起义的第二个中心,领导者克里昂在占领了阿格里根图姆及其附近地区之后,率领一支5000人的奴隶队伍投奔了攸努斯,作了攸努斯的副手和统帅。
罗马统治者急派大兵前来镇压,起义者奋力抵抗,击溃了由鲁齐希庇西带领的8000名罗马军队,并且壮大了起义队伍,人数发展为20万。
起义者还得到农民的同情和支持。起义军让手工业者,特别是武器匠继续生产武器,以备军需。西西里岛中部和东部的各大城市几乎全由起义者控制。
罗马统治者不甘心失败,于公元前134年和公元前133年再派兵镇压,仍被起义军击败。公元前132年,执政官普布里乌斯路庇里乌斯亲率大军,向起义军所在地扑来,攻下起义军的重要据点马尔干提纳,后又收买了一名叛徒,攻占了起义军的主要城堡一托洛明尼亚。随后又围困恩那城,克里昂率军突围,英勇战死,2万奴隶阵亡。1000名近卫军保护攸努斯血战到底,最后,攸努斯被俘死于狱中。
攻下恩那城之后,普布里乌斯路庇里乌斯又率领一小队精兵追杀起义者残余,彻底梳洗了西西里全岛。第一次西西里奴隶起义结束。
(2)第二次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公元前104年公元前100年)
第一次西西里奴隶起义之后,奴隶的状况未见好转,反而更加恶化。罗马统治者加重了对奴隶的剥削。罗马为解决兵源问题,不得不以释放奴隶为手段。元老院命令各行省总督,对奴隶及其家族进行审查,凡出身于自由民家庭的奴隶概予释放。西西里总督涅尔瓦接到命令后释放了800名奴隶,但后来因接受奴隶主的贿赂,便停止审查工作。热切希望获取自由的奴隶愤而反抗,第二次西西里奴隶起义爆发。
公元前104年,西西里岛西部赫拉克里亚城附近的80名奴隶在萨维阿斯的率领下举行起义,他们杀死奴隶主,逃离庄园并占领城郊的卡普里恩山,许多奴隶前来归附他们,起义者增加到2000人,他们修筑防御工事,建立根据地,作好抵抗准备。不久,涅尔瓦派恩那卫戍部队中的600名士兵前来镇压,被起义军击溃,许多武器被起义者缴获,起义队伍更加发展,拥有6000人的实力。
在起义军的影响下,其它城市也出现了奴隶起义。在利里拜乌姆城附近雅典尼奥领导1万多人的起义队伍。为了共同抗击敌人,两支队伍联合起来,会师于西西里岛西部的特里奥卡拉城。随后,起义者在城里召开大会,宣布建立国家,推萨维阿斯为国王,号为“特里丰”,雅典尼奥为总司令,下设议事会,共商国家大计。
接着,萨维阿斯开始使用新的战术:他把自己的军队分成3部分,每一部分任命一位特别的司令官,并且命令他们在西西里岛进行广泛深入的进击,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地点会合。由此,萨维阿斯组织了一支2000名骑兵和2万名步兵的队伍。
萨维阿斯组织队伍围攻西西里东部的木尔刚提亚城。涅尔瓦率1万兵力前来增援该城,将起义军的营地围困并加以攻击,但却被义军打败,4000名罗马兵放下武器,成了俘虏。
涅尔瓦无力扑灭起义之火,罗马元老院不得不派重兵围剿。公元前103年,元老院不顾北方日耳曼入侵的威胁,把一支1.7万人的部队投入西西里战场,这支军队是征募来的,由罗马人、意大利人和行省居民与联盟者的队伍组成,罗马行政长官李锡尼乌斯路库鲁斯任统帅。萨维阿斯提议固守特里奥卡拉城,雅典尼奥则力主在开阔的原野上作战。结果,起义军处于不利,损失约2万人。雅典尼奥腿受重伤,萨维阿斯率余部退回特里奥卡拉。
第二年,元老院又改派行政长官盖乌斯塞尔维里乌斯统率罗马军队,但仍未扑灭起义。
公元前102年,萨维阿斯病死,雅典尼奥成为他的继承者,继续领导起义斗争。但起义军此时面临粮食缺乏的困境,加之罗马在战胜了基姆伯尔人和特乌托涅斯人以后,又集中力量对付起义军。公元前101年,执政官曼尼乌斯阿克维里乌斯带领大批罗马军进攻义军,双方在墨萨纳附近激战,雅典尼奥在同阿克维里乌斯决斗时被杀,起义者败退到特里奥卡拉,罗马军用饥饿的办法迫使他们投降。无数奴隶被俘后活活钉死在十字架上。还有1,000名奴隶在撒提路斯领导之下继续战斗,后来被阿克维里乌斯骗降,被卖为角斗士。由于不愿以自相残杀供罗马奴隶主取乐,因此他们在上竞技场之前互相杀死了。
两次西西里奴隶起义规模大、影响广,并且建立了国家,创立了独特的奴隶政权,多次击败罗马兵,但最终仍旧失败。其原因主要是:受历史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建立起领导斗争的政党,未能清楚地了解他们所要达到的目的,甚至在历史上最革命的时机,还是往往成为统治阶级手下的小卒。敌我力量悬殊巨大。起义者虽屡败前来镇压的官兵,但双方力量对比其优势仍在罗马统治阶级方面。当时罗马奴隶社会正处于上升发展时期,在武器装备和士兵素质方面均超过起义军。此外,起义军在战略战术上也有一些失误。如第二次西西里奴隶起义斗争中,雅典尼奥不听萨维阿斯固守特里奥卡拉的提议,坚持与罗马军在开阔的原野上作战,结果,虽然起义军有着多出一倍以上的兵力,但仍然败给官军,损失巨大。
(3)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一一公元前71年)
公元前73年春,一批角斗奴在斯巴达克率领下开始了反抗罗马统治者的起义斗争。
斯巴达克本是色雷斯人,在一次反抗罗马的战争中不幸被俘。因其体魄强健、勇武过人,被卖到加普亚角斗士训练所做角斗奴,遭受残暴的非人待遇。罗马奴隶主以角斗奴互相残杀作为娱乐的暴行,激起斯巴达克及其同伴的无比愤慨。在斯巴达克的鼓动下,奴隶们密谋起义。不料事情泄露,斯巴达克当机立断,提前起义。70多名角斗奴手持厨房的刀叉,杀死卫兵,逃出城市,路上偶遇几辆运送角斗士武器到别的城市去的车子,于是夺取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到了附近的维苏威山。起义者推举斯巴达克为领袖,高卢人克里克苏和日耳曼人恩诺玛伊为副将,成立斯巴达克起义军。
接着,起义军积极发展,积聚力量,打败当地的非正规军,缴获了当地驻军的大量武器,并从附近庄园和城市补充了大批给养。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发展到1万多人。
罗马元老院决定镇压斯巴达克起义军。公元前72年春,行政长官克劳狄乌斯受命征剿义军,他率3万兵力开往维苏威山,切断起义军的退路。不料,起义军用山上的野葡萄滕制成绳梯,然后沿绳下到山角,绕至敌后,突袭敌人,出奇制胜,获得大批武器。起义队伍更加壮大,起义军吸收了前来投奔的奴隶和破产的农牧民,将军队整编为投枪兵、主力兵、后备兵和骑兵。
同年秋天,起义军从坎佩尼亚向亚得里亚海挺进,使罗马统治者震惊。元老院急派行政长官瓦里尼乌斯率1.2万人前去阻截。针对瓦里尼乌斯的分进合围战术,斯巴达克决定采取择敌薄弱环节,集中精兵逐个击破的方针,战斗一开始,斯巴达克率精兵出击,将瓦里尼乌斯的副将傅利乌斯的2000人马击败,另一副将科辛纽斯赶来增援,被起义军杀得大败,科辛纽斯本人战死。瓦里尼乌斯立即改变战术,收缩兵力,将起义军逼至一个荒无人烟、崎岖不平的山区角落。随后,瓦里乌斯又令士兵在起义军前方安营扎寨,挖堑修垒,围困起义军,以迫使对方投降。斯巴达克决定突围,为此,巧妙地使用下述计谋:一天黑夜,起义军战士象平常一样在营地点燃篝火,然后偷偷将死尸绑在营门木柱之上,迷惑敌人。与此同时,起义军则沿着一条无法通行的山路突围出去。第二天,瓦里尼乌斯才知真相,急忙率兵追击。此时,斯巴达克已选好有利地形,设下埋伏,只待敌人到来。瓦里尼乌斯的人马刚到,突被义军的呐喊声惊吓住,还未反应过来,义军已冲杀上来,罗马兵措手不及,迅速溃败。瓦里尼乌斯险些被俘,其侍从和乘骑落入义军之手,大灭了罗马元老院的威风。
起义军占领了意大利南部许多城市,拥有7万之众。随后,起义军决定继续进军,但在进军方向问题上发生分歧。斯巴达克主张北上,越过阿尔卑斯山出境,返回色雷斯;克里克苏坚持起义军留在意大利与罗马人斗争到底。于是,克里克苏率领3万人的队伍脱离了起义军的主力。
起义军的分裂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同年冬天,元老院派两名执政官林图鲁斯和格里乌斯围堵克里克苏的义军。在阿普里亚的加尔干诺山附近,双方激战一番,但终因寡不敌众,克利克苏的起义军被击溃,2/3的义军战士牺牲,余部突围北上,重归前来援救的斯巴达克军。克里克苏阵亡。
克里克苏的分裂和失败没有改变斯巴达克的决心。斯巴达克率起义军主力部队向东南迂回,穿过亚平宁山脉然后北上。他命部下烧掉所有无用的东西,杀死所有的战俘,屠宰掉驮兽,轻装前进。罗马两名执政官林图鲁斯和格里乌斯分兵进行前堵后追,联合夹击起义军。斯巴达克巧妙地在亚平宁山脉中活动,很快甩掉了格里乌斯的追兵,进而全力猛攻林图鲁斯的阵地,很快击败对手。随后,起义军又回转旌旗,猛力扑向尾追的格里乌斯军,大获全胜。
斯巴达克军不断壮大,已有12万人。经过短期的修整和扩充,起义军沿亚得里亚海海岸向北挺进。经20天的急速行军,队伍进入山南高卢,在穆提那城附近击溃罗马副执政官、山南高卢总督卡西乌斯的1万精兵并攻克该城。
过了穆提那,阿尔卑斯山已出现在起义军眼前,但起义军并未翻越高山,回到各自的国家,而是转过头来向南挺进。途中,在皮凯努姆再遇林图鲁斯和格里乌斯联军,双方又是一场激战,官军再吃败仗。起义军继续南下,罗马统治者惊慌不已,元老院打算任命一个新的司令官来挽回败局。最后选定克拉苏为带有副执政官头衔的总司令官,被授以由10个军团组成的大军剿灭起义军。
为保罗马,克拉苏率军迅速抵达罗马以东的皮凯努姆地区,扼守通向罗马的咽喉之路。但斯巴达克没有直捣罗马城,而是带领大队人马向意大利南部进发。
克拉苏命令副将穆米乌斯率领2个军团的兵力包抄起义军。穆米乌斯利令智昏,求战心切,违背克拉苏之命令而进攻斯巴达克,结果被一举歼灭,许多罗马兵抛下武器逃跑了。起义军飞速向南部海滨挺进。
克拉苏气急败坏,决定用严厉的手段来恢复自己军队的纪律,提高其战斗力。为此,他恢复了罗马古老的“什一抽杀律”每10个人中有一人被处死。与此同时,元老院又将克拉苏的兵力增至10万余人。
起义军又马不停蹄地奔向半岛南端,到达墨萨纳海峡,准备渡海去西西里,并与西西里海盗签约,租用其船只。后因西西里总督维里斯收买了海盗,海盗背约,船只落空,起义军不得不自行解决渡海问题。斯巴达克曾试图以大木筏和大圆木作为强渡工具,终因水势过猛,风浪太大而未成功,致使南下出境计划破产。起义军不得不再度北上。
克拉苏趁此赶来,下令士兵用深而广的壕沟与土垒筑成一道长达300斯塔狄乌姆(约55公里)的防线,企图将起义军困死在半岛南端。起义军3面临海,一面受敌,陷入困境。
公元前72年底,形势对起义军更为不利。元老院将对东方和西方作战的两线主力军调回,配合克拉苏对义军作战。斯巴达克组织义军突破防线,但接连失利。最后,在一个暴风和大雪交加的夜晚,义军骑兵从半岛南端集结到主力部队的地点,由斯巴达克率1/3的步兵,以树枝、柴草、泥土和敌人的死尸填平一段壕堑,在骑兵的掩护下,越过克拉苏防线,随后,其余的人也冲了出去,再度出现于卢卡尼亚。
斯巴达克决定将队伍带到布隆迪西乌姆港,从那里东渡亚得里亚海出境。部下康尼格斯和卡斯都斯持异议,并带走12300人脱离义军主力,不久便被克拉苏全歼。斯巴达克率主力部队撤退至伯特利亚山中。克拉苏的副将坤图斯和财务官斯科洛怯急忙率6万大军尾追,斯巴达克诱敌至卡鲁恩特河谷,凭借山地的有利地形,歼敌1万余众。随后向布隆迪西乌姆进发。不料,卢库鲁斯率东线作战的罗马军抢先一步到了布隆迪西乌姆,截断了起义军的去路。而西线归来的庞培又率军增援克拉苏,斯巴达克只有与克拉苏决一死战了。
公元前71年春,在阿普里亚境内发生了一次大的激战。斯巴达克与战士们庄严地宰马宣誓,决心血战到底,随后杀向官军。斯巴达克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寻找仇敌克拉苏决战;起义军紧随其后,奋勇杀敌。由于寡不敌众,义军不得不分散突围,以保存力量。忽然,斯巴达克的大腿被敌人的投枪刺伤,他落下马来,被敌人团团围住,但仍英勇地抵抗,一手举盾,一手挥剑,直至生命终结。6万义军阵亡,突围出去的6000人躲进了深山老林,最后仍被克拉苏围剿俘获,被钉死于十字架上。后来,起义军余部也陆续被镇压。
斯巴达克起义是古代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抗斗争,时间长、范围广、人数多,对罗马统治者的打击十分巨大,但最后仍然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缺乏明确的斗争纲领和远大的斗争目标,缺乏主动进击的路线;起义队伍中成分不一(有奴隶和破产农民),利益各异,不可能结成牢固的联盟,致使行动不统一,甚至出现分裂,削弱了自己,被敌人利用,最后失败。
7、马略军事改革
马略军事改革是公元前107年一公元前101年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是罗马城邦危机的产物,为日后的军事独裁和帝制准备了条件。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在对外扩张中取得一系列胜利,基本完成了对地中海世界的征服,获得了大量奴隶和财富,奴隶劳动开始在社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频繁战争的破坏和高利贷的盘剥,加之奴隶劳动的排挤,使广大自由农民失地破产,沦为无产者,丧失当兵资格,造成国家的兵源严重不足,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财富的贪求,公民兵也不例外,发财致富成为他们参战的主要目的,致使军纪破坏,军队素质下降,战斗力降低。公元前111年,罗马对朱古达战争,其时军官受贿,士兵出卖武器,士气涣散,屡遭失败。罗马军队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盖约马略(公元前157年一公元前86年)出身于平民家庭,未受过多少教育,早年参军,因刻苦努力,作战勇敢,取得功绩而被提拔。后投身政界,曾任保民官、大法官,出任过西班牙总督。朱古达战争中,马略在北非军中任副将,因其特有的军事才能,在士兵中享有一定威信,并赢得骑士与平民好感,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于是实行军事改革。
马略主要在6个方面实行了改革:
一是实行募兵制。在此之前,罗马一直实行征兵制,公民是其主要兵源。如今,公民人数急剧下降,兵源不足。到格拉古改革以前,不得不征集17岁以下的未成年男子,表明军队补给问题日趋严重。因此,马略将昔日的征兵制改为募兵制,改公民兵为雇佣兵。任何人均可志愿参军,不受财产资格的限制。这样,马略便把“无产者,还有意大利境外的罗马同盟者与行省居民招集到自己的军队里来。”
二是延长士兵服役期。昔日的公民兵制规定,战士仅在战时临时征集,战后即告解散,但随着战事的持续频繁,战争规模的广泛,战场的向海外延伸,军团不能解散重建,要求士兵长年离家服役。因此,马略规定服役年限为16年;老兵服役期满之后,还可从国家分得一块份地作为补偿。
三是实行固定的军饷制。以前的公民兵服的是义务兵役,且自备武装。卡米卢斯改革后,开始实行军饷制,并提供统一的武器装备。马略实行募兵制后,士兵成为职业兵,脱离生产劳动,无法自养,因而由国家发给固定的军饷和武装。战争结束后,士兵还可分得数量可观的战利品。这便使当兵这个行业更具有吸引力。
四是改革军团组织。为提高战斗效率,马略对军团的编制作了相应的变动,开创了联队制的军团结构。军事组织机构(自上而下)为:军团一联队(中队)一连队(小队)。每个军团有10个联队,每个联队辖3个连队。联队是能够单独执行战术任务、独立进行军事活动的单位。除重装步兵外,还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同盟者或行省居民的骑兵和轻装步兵。罗马公民一律充当重装步兵。
旧的三列队法(枪兵、主力兵和后备兵)仍旧保留,但在原则上已完全不同了,因为现在每一个战士的训练都基本相同。具体地说,马略改革后的三列队排列如下:
一般(但不是必须)在第一排配置4个联队,第二排和第三排各3个联队。联队按旗盘方式排列。每一个联队中,各连队并立着:右翼是后备兵的连队,中间是主力兵的连队,左翼是枪兵的连队。在连队中,第二个百人团位于第一个百人团之后。军团的正规编制为68000人,联队是600人,连队是200人,百人团为100人。
新的三列队之间已不存在训练和军事素质上的差别。
五是整顿军纪、加强训练。改革延长了士兵的服役期限之后,利于对战士的严格系统训练。一支有效的战斗力量必须经过多年的辛勤训练。马略有系统地训练自己的军队,着重锻练士兵的吃苦耐劳与适应能力,训练士兵习惯于长途行军和土方工作(工兵作业),每个战士必备工兵用具,便于修筑营地、修建军事工程等。大大增强了士兵的作战能力。
六是统一并改进武器装备。卡米卢斯虽已统一了军队的武器装备,但在三列队之间,武器仍不一致。为此,马略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在重装步兵内一律使用投枪(又名标枪)和短剑。在投枪结构上也加以改善。这种投枪的“一半是金属杆,一半是木头制成。也就是将一根长45英尺的铁杆插入一根45英尺长的木杆,其总长度约为7英尺。为了将标枪的两个部分连接起来,通常是用两个销钉”。其投掷容易,有更大的杀伤力。
此外,马略还重视改进运输工具,保证军需物质的运送。
马略的军事改革加强了罗马的军事力量,保证了军队兵源的补充也使罗马军队向职业化发展,职业兵容易成为将军的私有物,拥兵自重的将军逐渐建立军事独裁统治,推翻共和,建立帝制。
8、同盟战争
同盟战争指的是公元前91年至公元前88年期间,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反抗罗马压迫、要求获得罗马公民权而进行的起义斗争。
自公元前3世纪罗马征服意大利以来,意大利各民族通过与罗马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受罗马政治法律的影响,已逐步罗马化。但是,意大利人与罗马人仍为两个等级,意大利人名为罗马的“同盟者”,实则为罗马的属民。他们以同盟军队参加罗马开拓疆土的一系列战争,但却分不到“公有地”;平日还不得参与罗马的政治生活,享受不到与罗马人的政治平等。原因只有一条:意大利同盟者没有罗马公民权。因此,为了成为罗马公民,意大利人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
罗马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向意大利人授予公民权,但都因保守势力的反对而未成功。公元前91年,保民官李维德鲁苏又提出议案,要求授予意大利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议案遭到罗马社会的普遍反对。同年秋天,在议案即将付诸表决的日子里,德鲁苏被无名刺客暗杀。意大利同盟者原想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公民权,如今,德鲁苏的死使他们绝望了。于是,同盟者决心武装起义。
同盟者以马尔西人为核心,加上皮凯努姆人、皮里根尼人、维斯提尼人、玛鲁西尼人、卢卡尼亚人和阿普里亚人等,很快组成秘密的反罗马同盟。同盟者互相交换人质,并商定同时发动起义。公元前91年底。罗马大法官塞尔维利乌斯获悉同盟者交换人质一事,立即赶到阿斯库努姆城发表威胁性训话,激起市民愤怒,被当场打死。该城长官尤达西略命令关闭城门,将住在城内的罗马人统统处死。马尔西人带头向罗马宣战,反罗马同盟者纷纷响应,除伊达拉里亚人和翁布里亚人外,意大利同盟几乎都参加了起义。
同盟者首先派出使团到罗马,呼吁给予公民权,但遭元老院拒绝。同盟战争正式开始。同盟者自己组织了一个新的联盟共和国,首都定于皮里根尼人的城市科芬尼乌姆,命名为“意大利”。新国家授予所有起义公社的成员以公民权。
由于同盟者以前长期作为辅助部队随同罗马军团征战,熟谙罗马军事在士兵素质、武器装备及统帅才能方面均不亚于罗马。战争期间,主要有两大战区:北方战区和南方战区。北方战区指自皮凯努姆和阿布鲁兹河至坎佩尼亚北界,大都操拉丁语的地区;南方战区包括坎佩尼亚、萨姆尼乌姆、卢卡尼亚和阿普里亚。公元前90年,起义者在两大战区都据有明显的优势。他们在许多地方突破罗马人的防线,并且重点围攻所在境内的罗马人的要塞,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
在南方战区,起义军将领斯卡托指挥大军大败路西乌斯的罗马军。占领了从坎佩尼亚到萨姆尼乌姆军事大道上的重镇维那弗伦,接受塞尔尼亚要塞的投降者另一起义军将领拉姆彭尼乌斯打败罗马将领普布利乌斯克拉苏,占领格罗门敦要塞;起义军统帅、意大利执政官巴比乌斯穆提努斯击溃罗马将领波波那,率起义军进入坎佩尼亚。诺拉、庞贝等城市投降,不少罗马士兵倒戈,加入起义行列,被解放的奴隶也成为起义者的一员。
在北方战区,起义军也节节胜利。尤达西略和拉夫伦等义军将领率军击败罗马将领庞培斯特拉波指挥的独立军团,卡努辛、维努西亚等城市倒向起义者。6月,罗马执政官卢普斯率军渡过托林那河,被斯卡托指挥的起义军奇袭,受到重创,执政官本人及其8000士兵被杀。之后,罗马北方军由马略和西彼俄分别指挥。但西彼俄不久便中起义军伏击而死。
罗马元老院开始广泛采用马略军事改革中创建的募兵制,雇佣了众多的流氓无产者和蛮族人,将他们编入军队,投放到各大战场。为了提供战争必需的至少18个军团的军队,甚至破例招募了释放奴隶,将其部署在库麦至罗马的沿海一带。与此同时,元老院迫于形势,开始采取让步政策,于公元前90年年底,通过“尤利乌斯法”,向所有迄今仍忠于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授予公民权。此法向全意大利公布,有效地制止了起义的进一步扩展,同盟者中有些人动摇了,伊达拉里亚人和翁布里亚人率先取得了罗马公民权。公元前89年,罗马又颁布“普劳提乌斯一帕皮利乌斯法”:凡在60天内放下武器,向罗马长官登记申请的同盟者,均可得到罗马公民权。由此瓦解了起义者阵营。
罗马一面招抚投降者,一面对顽强抵抗的起义者残酷镇压。罗马军队经过调整与补充,在南北两个战区发起攻势。新任罗马执政官庞培斯特拉波击溃马尔西人派遣的15万人的军队;另一执政官波尔西乌斯加图迅速率兵突入马尔西人地区。在福兴湖一役,加图阵亡,斯特拉波统一指挥北方战区的罗马军。阿斯库努姆被罗马军包围,尤达西略率起义军赶回援助,在城下与罗马军交战,结果损失惨重,尤达西略率少数人冲入城内。罗马军重新开始围攻,尤达西略率义军坚持数月,最后下令将市民中的亲罗马分子处死,然后自尽。罗马军冲入城内,将守城将领和部分市民逐一处死,其余居民被逐出城外。
阿斯库努姆是意大利联盟在北方的堡垒,它的失陷引起了起义者的军心不稳。中部意大利的起义者全线崩溃,玛鲁西人、马尔西人、维斯提尼人、皮里根尼人被降服。同盟者的首脑机关于公元前88年初迁往萨姆尼乌姆的爱塞尔尼亚。
在南方战区,苏拉任罗马军统帅,向起义者展开强烈攻势,相继攻下坎佩尼亚、斯塔比埃、赫库拉纽姆和庞贝等城。之后又以一部分兵力围攻诺拉城,自己另率部队向萨姆尼乌姆内地挺进,击败了萨姆尼特军队的主力,占领其首府波维亚努姆。与此同时,庇护又率罗马军攻入阿普里亚。
意大利联盟的“灵魂”、马尔西人首领西罗在北方战区失败后撤到萨姆尼乌姆,与穆提努斯共同领导义军残部,以爱塞尔尼亚为中心,坚持抗击罗马人,一度收复波维亚努姆。但最终仍不能改变败局。在阿普里亚的一次战斗中,起义者惨败,西罗和6000名起义者阵亡。还有少数零星队伍坚持斗争,一直到公元前82年才告结束。
同盟战争中,同盟者虽然失败,但他们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却达到了,他们从罗马人那里得到了以前得不到的公民权。经过战争,除继续抵抗的起义者残余和少数留恋自己独立的南方希腊化城市外,所有意大利同盟者都相继得到了罗马公民权。罗马在战争中取胜了,但他们却不得不把原本不愿意让出的罗马公民权给予意大利同盟者。扩大公民权,是共和后期罗马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起义者的斗争遍布各地,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单独作战,兵力分散,加之罗马以给予公民权分化瓦解同盟者,因此,同盟军队被各个击破。
9、高卢战争
高卢战争指的是公元前58年公元前51年罗马统帅凯撒在高卢进行的8年征战。
古代罗马人将意大利的卢比孔河和比利牛斯山以北、莱茵河以西、直至大西洋的广大地区称为高卢。其中,阿尔卑斯山以南、卢比孔河以北的波河流域地区称山南高卢。这里早已归属罗马,逐渐与意大利的其它地区同化;阿尔卑斯山以北、莱茵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包括今天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瑞士的一部分称为山北高卢(又名外高卢)。这里居住着自由的高卢人,其居民可分为3部分:别尔盖人、赫尔维提人和凯尔特人。各部落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彼此之间矛盾深、战争多。高卢战争主要指凯撒对山北高卢的征服。
公元前58年,凯撒到高卢任总督,去时带了4个军团,以此兵力征服比意大利还要大的高卢地区是非常困难的。为此,凯撒采取以夷制夷,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办法。在此之前的高卢地区,有3个主要部落一直争权斗争,他们是埃督伊人、谢克瓦尼人和阿维尔尼人。前者与罗马互为同盟,后两者倾向于莱茵河对岸的日耳曼人。公元前60年左右,日耳曼部落领袖阿里奥维斯图斯率军渡过莱茵河,并帮助谢克瓦尼人占胜了埃督伊人,于是,谢克瓦尼人不得不把自己的一部分土地让给阿里奥维斯图斯。
随着日耳曼人的突入,居住在现今的瑞士西部的赫尔维提人想穿过罗马在高卢的行省,寻求新的自由的土地,凯撒断然拒绝,并将人马开到行省的北疆,以阻挡赫尔维提人。赫尔维提人便选择另一条道路,穿过了谢克瓦尼人和埃督伊人的地区。凯撒获悉,“留下副将拉频弩斯坐镇他筑下的防御工事,自己急忙赶往意大利,在那里征召起两个军团,又把正在阿奎来耶附近冬令营(罗马古代供军团息冬用的营房)里息冬的3个军团带出来,就率领了这5个军团,拣最近便的道路,越过阿尔卑斯山,迅速赶向外高卢。”①恰巧埃督伊人派使者向凯撒求援,于是,罗马统帅凯撒决定向赫尔维提人开战。
赫尔维提人用联结在一起的木伐和船只横渡阿拉河,当3/4的赫尔维提人已完全渡过,还有约1/4的人留在阿拉河的这边时,凯撒率领3个军团直扑尚未渡河的那部分赫尔维提人。对方都身负重荷,猝不及防,被杀掉大部分,其余的都四处逃散。
不久,凯撒的骑兵与赫尔维提人的骑兵交了一次手,结果凯撒军不利。为此,凯撒命令自己的队伍暂不应战。
赫尔维提人在离凯撒的营寨8罗里的一座山下安下营寨。凯撒一面派人侦察,一面派拉频努斯占领山顶,自己则把军队带到最近的一座山上,在那儿布下战阵。赫尔维提人首先向凯撒军的后队发起进攻。凯撒立即派骑兵前去抵挡,同时,又把4个老的军团分成3列布置在半山腰里,把新从高卢征召来的2个军团和全部辅助部队安置在山顶上,再把全军的行囊集中放在一起,由处在高处的部队负责守卫。赫尔维提人带着他们自己的全部车辆向凯撒军追来,并把辎重集中在一起,驱走了凯撒派去抵挡的骑兵,迅速组成极密集的方阵,向凯撒军的前列冲过来。
凯撒首先把自己的坐骑送到老远看不见的地方,然后把所有别人的马也都这样送走,以使大家面对同样的危险,没有逃脱的希望。在鼓励了大家一番之后,立即命令投入战斗。罗马兵居高临下,掷下轻矛,很快驱散了敌人的后阵,对方散乱开来。罗马兵乘机拔出剑来,朝对方冲杀过去。许多高卢人的盾被轻矛击中,铁矛头弯了,紧措在盾里,拔不出来,拖着盾作战很不方便。于是,高卢人索性抛掉盾牌,露着身体作战,受伤累累,支持不住,开始向一座小山逃去。罗马军紧追不舍,对方的后军部队15万人立即掉过头来攻击罗马人的侧翼,并包围了罗马侧翼军。已退上山的赫尔维提人见此情景,重新立定下来,投入战斗。罗马军开始两面作战:第一、二列抵抗己败走的敌人,第三列对付新来的敌人。
战斗十分激烈地进行着。在辎重附近战斗的高卢人,把车辆排列起来当作堡垒,站在高处向进攻的罗马人投射矢石,还有的则躲在战车和四轮车之间,朝上发出梭标和投枪。但最后罗马军仍然击败了对方。赫尔维提人不得不与罗马人结盟。
接着,凯撒准备消灭日耳曼人的势力。公元前58年夏,在罗马的影响下,各高卢部落在比布拉克铁召开代表大会。大会向凯撒请求保护他们不受日耳曼人的侵犯。日耳曼人的首领阿里奥维斯图斯拒绝执行罗马的要求,于是凯撒便向日耳曼人宣战。
日耳曼人“身材魁伟、勇敢非凡、武艺也十分精熟”。罗马人对此甚为恐惧,罗马军队中出现了惊恐的情绪,凯撒终于设法克服了这种情绪,使大家有了投入战斗的巨大热情和渴望。
起初,日耳曼人在离凯撒营地6罗里的一座山上安扎下来之后,并不急于与罗马人交战,而是阻截高卢人对凯撒的给养。后来,凯撒积极行动,部署兵力,把自己的军队分成3列,一直向敌人的营寨推进,迫使日耳曼人把军队开出营寨来。“全军四周都用自己的四轮车和辎重车团团围住,使大家没有脱逃和幸免的希望”。
凯撒的命令一下,罗马军立即向敌人猛烈进攻,而日耳曼人的推进也极为突然和迅速,使罗马人向对方投掷轻矛的机会都没有。于是,罗马士兵只得抛掉手中的矛,用剑迎战敌人。日耳曼人结成方阵(一种比较密集的阵形,与希腊、罗马的方阵有别),迎接罗马人的剑击。罗马士兵跳到敌人的方阵里,用手拉开盾,从上往下刺向敌人,击溃敌军阵列的左翼。右翼敌军不久也被击败,敌人开始逃跑,来到莱茵河边。一些人泅水渡河,一些人乘小船逃命,阿里奥维斯图斯也乘上一艘小船逃掉。其余的人被罗马兵追上杀死。
罗马人第一次到达了莱茵河,从此,莱茵河成为罗马的高卢领地的东部边界。凯撒使一些小的日耳曼部落留守在莱茵河左岸,以对抗右岸的日耳曼人。这种以夷制夷的政策,后来被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沿用。
凯撒在公元前58年取得的胜利使他实际成为全部中央高卢的统治者。但还有一些部落仍不向凯撒屈服,别尔盖人即是其中的一个。于是凯撒在公元前57年率8个军团进攻别尔盖人。
凯撒率军渡过阿克松奈河,在此安下营寨,使营寨的一面受河流的掩护,避免后方受敌人威胁;又在河上的一座桥边布置下守卫,再派部将萨宾弩斯带6个营留守河的对岸,并建造“一座有12罗尺高的壁垒和18罗尺深的壕沟防卫着的营寨”。
别尔盖人在距凯撒营寨不到2罗里的地方扎营。由于别尔盖人的兵多势众,向有骁勇善战的声誉,因此凯撒决定避免与之交战,只是每天以骑兵与对方发生一些摩擦,试探对方实力。之后,凯撒命人在自己扎营的那座山的两侧各挖一道大约为400罗步的横截的壕堑,壕堑两端都建有碉堡,把他的作战机械(弩炮一类)布置在那边,以免敌人趁机从侧面包围过来。最后,凯撒将2个军团留在营中,必要时以作援军,其余6个军团在营寨前布下阵列。别尔盖人也布下阵势。
两军之间有一片不大的沼泽,双方均无涉过沼泽的打算。此时,两军的骑兵正战斗着。凯撒趁罗马骑兵占上风时,率军队返回营寨。别尔盖人急忙赶到罗马营寨后方的阿克松奈河,企图从一渡口渡向对岸。
凯撒获悉,急派其所有骑兵、轻装兵、射石手,弓弩手从桥上过河,赶到阿克松奈河,开始了一番激战。正在渡河的一部分别尔盖人被杀掉大半,其余一些被矢矛击退,已渡过河的一批人被罗马骑兵围歼。别尔盖人决定回国,乱哄哄如溃散一般。凯撒先派骑兵骚扰对方,摸清虚实之后,命拉频驾斯率3个军团攻击别尔盖人。杀死一大批人,直到日落西山方停止追击。罗马人返回营寨。
由于别尔盖人的失败,其他一些部落一个个地屈服于罗马。
公元前57年至公元前56年冬,在法国现在的布列塔尼省和诺曼底省发生了起义,起义迅速蔓延到从里格尔河(罗亚尔河)到莱茵河的全部沿岸地区。起义者等待布列塔尼的凯尔特人和莱茵对岸的日耳曼人帮忙。凯撒认为这正是控制这些地区的大好机会,于是决定插手。他派自己的副将拉比耶努斯率骑兵去莱茵河,以镇压别尔盖人的不满情绪并阻止日耳曼人渡河;再派3个军团去诺曼底自己则率主力进入味内提人的地区,这里是起义的主要发源地(在布列塔尼)。由于起义者拥有强大的舰队,凯撒的陆上兵力不足以对抗。于是罗马人在罗亚尔河上建造了一些小船,再加上与罗马结盟的凯尔特公社的船只,组成了一支舰队,由凯撒副将布鲁图斯率领。罗马人巧妙地将镰刀绑在长竿上,切断对方船只上的将帆桁与桅杆系在一起的绳子,使敌人的舰队失去操纵,从而消灭了对方的舰队,截断了起义者来自海上的援军帮助和粮食供应,起义运动被镇压下去。
至此,全部高卢被征服并被宣布为罗马的行省。公元前56年春,凯撒返回意大利。路卡会议决定,凯撒续任高卢总督5年。于是,凯撒重回高卢地区任职。
为了巩固自己在高卢行省取得的成果,凯撒认为,莱茵河对岸的日耳曼人和布列塔尼亚的凯尔特人是罗马新行省边界上经常的威胁。于是,在公元前56年至公元前55年的春天,日耳曼人携妻子儿女渡过莱茵河下游,以寻求居住的空地时,凯撒借谈判之机消灭了大部分日耳曼人,少数人过河之后在苏刚布利人的部落里落脚。凯撒渡过莱茵河,企图恐吓日耳曼人并阻止日耳曼人以后再犯莱茵边界。但因苏刚布利人己撤退到内地,凯撒只得在莱茵河右岸停留了18天,然后返回。
公元前55年秋天,恺撒又借口布列塔尼亚人多次帮助过高卢人而对之开战。他率领2个军团在岛上登陆,遭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抗,而罗马舰队又受到风暴袭击,“许多船撞得粉粹,其余的一些,由于失掉了缆绳、铁锚和其他索具,也不能再用来航行”。凯撒不得不回师。
公元前54年春天,凯撒再度出征。他率领800只船只组成的舰队和5个军团渡过海峡。布列塔尼人在其首领卡喜维劳恩努斯的组织下进行抵抗,但终于被击败,迫使布列塔尼人顺服,并向罗马人交出人质,保证日后交纳贡物。
公元前54年至公元前53年冬天,在别尔盖人居住的地区爆发起义,罗马的2个军团几乎被起义者全歼。凯撒闻讯,急忙从亚眠附近赶来救援,将起义者残酷镇压下去。
公元前53年至公元前52年冬天,高卢爆发大规模起义,阿维尔尼人部落的维尔琴盖托里克斯成为反罗马派的领袖,起义者宣布维尔琴盖托里斯为阿维尔尼人的国王和全高卢的领袖。
正在意大利的凯撒火速赶回高卢。他集中自己的队伍打击起义者。自己亲率6个军团突入阿维尔尼人的地区,并且迅速进抵其首府盖尔哥维亚附近。维尔琴盖托里克斯在城内储集了大量的粮食,又在自己的城下筑有设防营地,使凯撒围攻不成而撤退。
随后,凯撒与从塞纳河流域方面退下来的拉频努斯会师,联合向南推进,维尔琴盖托里克斯率骑兵进攻罗马军。骑兵被分成三支,两支列好阵势,摆在两侧示威,一支开始拦在头里,截阻罗马军。凯撒也将自己的骑兵分成三支,前往迎战,同时将辎重拉回到军团中间。经过一番较量,高卢骑兵被击溃。
公元前52年,在高卢中部的阿列吉亚城的附近,双方进行了一次决定性的战役。
战前,罗马人在阵前挖了3道宽阔的壕沟和无数的陷阱。每条壕沟之间的距离为100公尺,中间一条灌满了水。壕沟后面耸立着壁垒,壁垒上面每隔25英尺建立一座多层楼塔,最上层可以嘹望,下面几层可以隐蔽很多士兵和各种投掷武器。壕沟内侧是栅栏,再后面为罗马军营。罗马人试图以此阻止高卢人。
高卢人在维尔琴盖托里克斯的指挥下,首先抢占高地,然后用泥土和树枝填满了壕沟和陷阱,迅速接近罗马人的壁垒。随后,一个大队由勇士排成龟甲阵勇猛地冲向罗马人的栅栏跟前,弓箭手和投掷手又从高地向罗马军营投射武器,很多罗马人被箭和标枪杀伤。
凯撒看见起义军快冲到栅栏时,立即命其后卫部队绕过山地,从后面迂回到高卢人的营地,焚烧其军营。起义者立即后撤,被罗马军击溃。
之后,起义军退回阿列吉亚城内,开始设防营地。凯撒则令士兵筑造围墙,包围了阿列吉亚。
维尔琴盖托里克斯派自己的骑兵冲出封锁,各人都回到自己的国土,招募战士,组织粮食供应。因为在阿列吉亚有卫戌部队8万多人,加上城内公民,人数不少。而现在粮食只够30天之用的了。很快,从四面八方集合起来的高卢大军20万人来援救阿列吉亚了,高卢人在一个地方突破了罗马人的防线,但很快被拉频努斯击退。饥饿迫使高卢人投降罗马。维尔琴盖托里克斯后被处死。
到公元前51年,高卢的起义都被镇压下去。山北高卢并入罗马版图。
在整个高卢战争中,凯撒共征服300多个部落,占领800多座城市,和300多万人作战,其中歼灭100万人,俘获100万人,并夺得了大量的战利品。罗马在高卢战争中的胜利,主要是由于高卢内部各部落之间矛盾多,被凯撒分化瓦解、各个征服。凯撒的兵力虽不及高卢人,但他大量使用雇拥军,以夷制夷,因而有能力对付高卢人;凯撒的军事天才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10、罗马内战
罗马内战时代约从公元前133年的格拉古改革开始,直到公元前30年屋大维战败政敌,独掌大权时止,其间也曾发生过局部的对外战争以及奴隶起义和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但内战一直是这一时期的主线。到凯撒全部征服高卢之后,罗马内战大规模爆发,席卷整个地中海世界。最后,内战以屋大维建立帝国告终。
公元前2世纪中叶以后,罗马已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昔日建立在城邦基础上的共和政体己不再能够适应这一变化了的形势。于是,罗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充分表现出来,有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贫民和富豪的矛盾、被征服者与征服者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这些矛盾错综复杂、交互影响,使罗马社会的阶级斗争尖锐化。最后,由军事独裁者建立帝国,实行帝制,结束内战。
(1)前三头的内战
公元前1世纪中叶,罗马统治阶级中的三大风云人物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是克拉苏、庞培和凯撒,史称“前三头”。
克拉苏是苏拉的部将,曾随苏拉出兵意大利,并在战争中立下大功,帮助苏拉挽回战局此外,克拉苏还经营商业与高利贷业,富有钱财,成为罗马首富克拉苏还因镇压斯巴达克奴隶起义而“赫赫有名”,备受罗马奴隶主的宠幸。
庞培也是苏拉的部将,曾奉命夺取西西里岛,后又被派往非洲,在此取得极大成功,威望大大提高。公元前77年讨伐西班牙获胜,也是“战功赫赫”,与克拉苏成为左右罗马政局的人物。
苏拉死后,克拉苏和庞培担任罗马执政官。庞培曾受公民大会委任全权清剿海盗,并与东方的米特拉达特斯作战,大获全胜,从东方运回大批战利品,成为罗马最有权势者之一。
凯撒虽出身名门,但在财富上比不上克拉苏,在“军功”上竞争不过庞培。但平日素好接近平民,且乐善好施,故在平民中颇有声望。公元前62年任大法官,公元前61年出任西班牙总督。公元前60年返回罗马,此时已相当富有。同年与庞培和克拉苏结成秘密同盟,即“前三头同盟”。公元前59年当选为执政官,公元前58年赴高卢任总督,用8年时间将全部高卢地区征服。
凯撒征服高卢后成为罗马的显赫人物,引起庞培和元者院的担心。于是,庞培与元老院欲解除凯撒兵权。凯撒获悉,乃致信元老院,表示愿意与庞培一同放弃兵权,否则难以从命。元老院便宣布凯撒为“公敌”,授命庞培保卫罗马。由此爆发大规模的内战。
公元前49年1月10日,凯撒急率身边仅有的第13军团和辅助部队共约5000步兵、300骑兵渡过卢比孔河,向罗马进军。庞培和元老院仓促招募一些士兵应战,不足以抵抗,不得不放弃意大利,撤到希腊,再作抵抗
公元前49年2月,庞培把所有在意大利的军队运到伊庇鲁斯,凯撒率兵赶来,庞培的军队己全部撤走。凯撒没有及时追击,因为庞培在东方有很大的潜力。在西班牙还有7个军团,并且掌握着制海权。为此,凯撒决定一方面采取温和政策,争取各种温和力量的支持;一方面派部队到西西里和沙丁驻守,确保粮食供给来源自己则回兵高卢南海城马西利亚,将在高卢的9个精锐军团和6000骑兵集中起来,首先歼灭庞培在西班牙的军队。
凯撒在西班牙与庞培的部将培特利阿斯和阿夫累尼阿斯会战。起初凯撒军失利,“他安顿他的军营在一个高地上,利用架在西科里斯河上的一座桥梁以取得军粮。突然河水泛滥,把他的桥梁冲走了,因此,在对岸的许多军队被截断了,这些军队被培特利阿斯所消灭。”①后来,凯撒采取封锁通道,切断粮食补给来源的办法,迫使敌人不攻自破,望风而逃。庞培在西班牙的部属被击败。
同年11月,凯撒返回罗马,被宣布为独裁官,但他很快交卸独裁官的权力,于公元前48年初当选为执政官,与他一同当选的还有一名驯顺的贵族,凯撒成为实际的独裁者。
公元前48年初,凯撒在布林的西集结12个军团,但其船只不多,他决定冒险,以奇袭战胜自己的对手。他率7个军团约2万步兵和600骑兵在伊庇努斯的帕拉塞登陆,一面命运输船连夜返航,运载剩余部队,一面派人与庞培谈判,同时又率兵袭击附近的敌人,夺取军需,巩固阵地,然后向北直奔庞培的基地都拉斯。
庞培利用一整年没有战争和不受敌人干扰的空隙时间,积聚兵力,征集起一支庞大的舰队。庞培的海军彻底击溃了凯撒的舰队,并且封锁了海面,切断了他和意大利的交通线。凯撒决心冒险决战,但庞培闭门不战,凯撒派军队包围都拉斯,将其四周建障挖壕。庞培发现对方的企图,提前回到都拉斯,并选择凯撒兵包围薄弱的地方突围成功。
之后,凯撒从阿波罗尼亚东进到巴萨利,以攻击庞培的副帅西庇阿。庞培获悉,立即率军赶到拉里萨,与西庇阿军会合,然后引兵南下,在离凯撒营地约5公里的西北方山坡上扎营。
凯撒急于求战,将队伍展开战斗序列,逼近庞培的营地,庞培原打算用拖延战术使对方不战自败,因为自己占有有利地形、粮食补给充足。于是坚守阵地,不受凯撒引兵挑战的影响。但终因部下及元老贵族反对并力主出击而放弃了原计划,准备应战。
此时,凯撒方面有兵力22万人,其中约有1000骑兵。他命令2000老兵留守营地,其余士兵全部折毁自己的营寨,填平壕沟,以示决一死战,别无退路。随后在法尔萨拉城和一条小河之间部署战列:骑兵分别配置在两翼,弓箭手和投石兵夹杂在行列中。左、中、右翼分别由安东尼、多米夏斯、苏拉指挥,凯撒也在右翼。
庞培方面拥有的兵力多出对方一倍,有45万人,其中骑兵7000人,还有来自东方各国的军队和数量可观的船队。庞培将意大利兵分3列布置在前线,左、中、右翼分别由爱罗巴布斯、西庇阿、林都拉斯任指挥;同盟军队配置在意大利军团的附近,先在战场外等候,最后才投入战斗:最好的骑兵在左翼。
公元前48年8月9日上午,双方士兵在号角声中猛力冲向对方。弓箭手和投石兵首先开始投射。之后,双方的骑兵交战。“庞培左翼的骑兵按照命令,合力冲过来。大队弓弩手也跟着涌上前来。”凯撒的骑兵坚持不住,向后退却。凯撒忙命令早己埋伏在后面的步兵出击。于是,凯撒的步兵挥戈舞剑,突然从隐蔽处扑向庞培的骑兵,其戈矛直刺庞培兵的面部。庞培兵无法抵挡这突如其来的进攻,“全部转过身去,不仅逃出阵地,而且一直飞逃,躲进极高的丛山中去。当他们被驱走时,所有的弓弩手和射石手都被孤零零地丢了下来,一无支援地遭受歼灭。”
随后,凯撒设伏的步兵又插到庞培左翼步兵的侧面,己被打退的凯撒骑兵也乘机回过身来一起战斗,使庇培左翼步兵被两面夹击,迅速被击溃。凯撒的队伍立即全线反击,庞培兵全线崩溃,死的死,逃的逃。还未投入战斗的同盟军也望风而逃。庞培扯下自己身上的统帅服饰,从后门奔出营寨,驱马逃向拉里萨,身边只有4个心腹同行。
法尔萨拉一役之后,庞培先逃到拉里萨,后又奔向海边,乘船逃往埃及。3日之后,凯撒追到埃及,而庞培己被人杀死。凯撒看到的是被人用盘子装着的庞培的头。
三头中就剩下凯撒一人(克拉苏在公元前53年入侵安息的战斗中被杀),凯撒成为罗马的主宰。
(2)后三头与共和派的战争
凯撒打败庞培之后,又继续消灭了庞培在非洲和西班牙的残部,成为罗马国家的独裁者。公元前45年,他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又拥有了元帅、大教长等头衔及“祖国之父”的尊号。此时,罗马共和制的各个机构虽然仍在,但只是一种形式,共和国已名存实亡,罗马人在凯撒的独裁统治之下。
凯撒的独裁引起共和派人士的不满,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被共和派人物布鲁图和喀西约刺死。于是,罗马又开始了一场后三头消灭共和派的战争。
凯撒一死,立即出现争夺继承权的斗争。当时,有三大人物具有争斗的能力。一是凯撒的密友,曾于公元前44年与凯撒同为执政官的安东尼;二是骑兵长官雷必达;三是凯撒的甥孙(后为其养子)屋大维。公元前43年,三人结成同盟,史称“后三头同盟”。三头获得了统治国家5年的权力。
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摧毁敌对势力,三头打着“为凯撒报仇”的旗号,讨伐刺杀凯撒者。与此同时,共和派刺杀凯撒之后,见形势不利,逃到东方(巴尔干半岛和叙利亚),积蓄力量,伺机反扑。
公元前42年,雷必达留驻罗马,屋大维和安乐尼开始东征。他们渡过亚得里亚海,经马其顿进入小亚细亚。布鲁图和喀西约得知,急忙率兵阻击。此时,他们共有20个军团的步兵,共约8万人,另有2万骑兵和2000条战舰,还有大量的同盟军。他们以两路分头行动。陆军以工兵开路,急速行进至腓力比城海军沿海岸向西,从侧面迂回到腓力比南部海岸。
此时,安东尼和屋大维的联军正行进途中,屋大维因病留在了都拉斯,安东尼在安菲波里斯留下一个军团和辎重物资,然后快速行进。当他到达腓力比时,共和派的军队(简称共和军),早已安营扎寨了。安东尼命令队伍在离对方营地不到一里远的地方扎营,挖壕沟,建围墙、栅栏和塔楼。不久,屋大维赶来,更加紧部署兵力,准备战斗。
两军对峙,只有小股骑兵交战,以试探对方实力。双方兵力相当,但军需物资和军粮方面,三头联军远不如共和军。因此,三头联军决定速战速决。但共和军却避免决战,试图以拖延战术饥饿三头军,自己不战而胜。
安东尼害怕拖延,决定迫使敌人交战。为此,他计划秘密地通过沼泽地带,绕到敌人后方,切断敌人的粮道。同时,“他每天把他的军队列成战斗的形势,把所有的军旗都竖立起来,好象他的全部军队都排列出来了的样子;而实际上他的一部分军队昼夜在沼泽中赶造一条狭窄的通道,割下芦苇,在芦苇上造一条堤,两侧放一些石头,使泥土不致掉下来,在较深的地方就用木桩架桥”,十分隐蔽,敌方一直未发现。
一个偶然的机会,喀西约看见这个工程,不禁大吃一惊。急命人修筑一道围墙,从营地跨过整个沼泽地带直达海边,以阻止安东尼修筑栈道。
安东尼大为愤怒,忙下令一部分士兵反击。士兵们带着工具和云梯,想猛攻下这条城墙,冲进共和军军营。当三头军士兵通过沼泽,逼进敌方工事时,共和军士兵未得军官命令便向敌人进攻,从侧翼袭击进攻营地的安东尼兵,后又转攻列阵在他们对面的屋大维军,攻下其营地。当时屋大维不在那里。
此时,安东尼率一部分士兵继续进攻敌人,对方的箭石如阵雨般袭来,安东尼身先士率,冲在前面,士兵紧随其后。他们破坏栅栏,填塞壕沟,挖掘城墙,杀死守卫兵士,越过障碍,从碎石上爬过去,占领了工事。紧接着又击溃前来援助的喀西约的部队,迅速攻破喀西约的营地,喀西约败逃到腓力比城,在绝望中自杀。
与此同时,布鲁图率另一路军队击败了安东尼的正面兵力,并攻下其军营,他安葬了喀西约,收编了喀西约的军队,整顿秩序,发表演说,鼓舞士气。
安东尼也迅速调整了部队,鼓励部下努力战斗。此后,安东尼向布鲁图挑战,但布鲁图拒不应战,以饥饿迫使敌人撤退。为防止敌人迂回到侧翼,他把一部分兵力列成阵势,以防被迫作战另以一部分兵力保护粮食及补给交通线。
安东尼的军队粮食日益减少,饥荒迫近,并获知其海上力量在亚得里亚海惨败,迫使他寻找出路。不久,安东尼获悉共和军营地南面有一个小山,喀西约死后,布鲁图将这里的守兵撤走了。于是在一天夜里,屋大维派4个军团的兵力占领了这个小山,并以柳条和兽皮等编成栅栏,设下营寨。再以这个小山作掩护,将16个军团的兵力从小山下绕道至东南,过沼泽,在布鲁图的左翼展开队形,以便从侧翼进攻,切断敌人的后勤补给线。
布鲁图仍以消极防御为主,将兵力面对安东尼的南面阵线平行展开,并构筑堑壕,拒不交战。但布鲁图的士兵认为,其统帅胆怯懦弱,他们怨声载道,不停地指责。布鲁图难于控制他们,只好让步,宣布对敌作战。
公元前42年11月16日,两军列阵之后,开始决战。安东尼率兵先发制人,冲向敌阵,布鲁图的士兵迎战向前。“一开始,战斗就是激烈可怕的。他们不需要弓箭、石头或标枪,这些是在战争中常用的,因为他们不用一般的排演和战术,而是短兵相接进行肉搏战,他们杀死敌人和被敌人杀死,彼此都想冲破对方的阵线。”
战斗相持很久,布鲁图的军队开始退却,安东尼的军队乘胜追击。布鲁图的士兵跑回营地,屋大维指挥部下封锁敌人的营门,阻止敌人进入城墙内。布鲁图的兵士四下逃窜,或逃向海边,或奔向深山中。布鲁图也带一支人数颇多的军队逃往山中,安东尼率骑兵紧紧追赶,封锁了所有通道,包围住设防的据点,使布鲁图无处可逃,自杀而死。
腓力比战役使共和派遭到最后的打击。布鲁图的军队被消灭,14万人被俘。
(2)后三头决战
喀西约和布鲁图被消灭之后,“三头”在罗马的统治得以确定。公元前40年,“三头”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安东尼统治东部地区,雷必达统治非洲,屋大维统治意大利以西地区并坐镇意大利。
屋大维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与元老贵族和骑士富豪们取得彼此谅解,并消灭了在西西里和撒丁尼亚一带活动的小庞培势力,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元老院授予他终身保民官之职。不久,屋大维以雷必达的士兵叛变为借口,剥夺了雷必达的军权,只为其保留一个大教长的虚衔。接着,屋大维准备与安东尼决斗。
此时,安东尼正在东方,他梦想当亚历山大第二。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远征幼发拉底河上游,先后入侵安息、亚美尼亚,但都遭失败。后来,他迷恋于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并与之结婚,声称要把他治下的领土赐给克娄巴特拉和她的孩子。由此招致罗马人的不满和元老院的不容,屋大维以此为借口,于公元前32年宣布安东尼为“祖国之敌”,并向埃及女王宣战。
安东尼此时的兵力为10万步兵和1.5万骑兵,还有500艘舰船,他们主要被部署在巴尔干半岛的西部沿岸;屋大维则有8万兵力,舰船400艘,但屋大维挟持着元老院和人民大会,在人心向背上占有利地位。
公元前31年春,屋大维率领陆军、阿格里帕率领舰队分头行进。屋大维渡过爱奥尼亚海,在阿克兴以北约8公里的米卡里特齐高地修筑工事,挖掘堑壕,扎下营地;阿格里帕率一半舰队越过爱奥尼亚海,向伯罗奔尼撒西南岸的美多尼进军,迅速拔掉了安东尼在这里设立的保护其运输线的中继站;随后又攻占佩特雷和科林斯,切断希腊半岛与伯罗奔尼撒之间的联系。沉重打击了安东尼。如今,安东尼受到两面夹击,必须迅速与屋大维决战,否则会全军灭亡。
安东尼将队伍安排在离屋大维的营地南面约3公里的地方扎营;另用船只运送一部分骑兵到卢罗小河口登陆,企图以步兵从正面攻击,以骑兵从背面袭击对方,切断其水源。但屋大维迅速派骑兵迎战,使刚刚登陆的安东尼骑兵立足未隐便被击溃。安东尼只好撤回兵力,并使用运输人员从陆上运粮,解决补给问题。
安东尼的队伍正流行疫病,其士气低落,甚至出现大批兵士逃亡的现象。有人建议他放弃舰队,率陆军撤至马其顿,再与屋大维较量。但安东尼最终仍同意了克娄巴特拉七世的意见,与屋大维进行海战。
根据希腊西海岸的气候与风向,安东尼把自己的实力最强的舰队安排在右翼,以便其利用转向的风力迂回到敌人的左翼,以其顺风和舰船的优势战胜屋大维。根据安东尼的命令,各船舰都携带了风帆。
不久,有一个逃兵将安东尼的作战计划报告了屋大维,屋大维据此作了相应的兵力部署,他将舰队以左、中、右三部分成一线展开于海面上,各由阿格里帕、阿伦提和屋大维指挥,等待安东尼的舰队驶出港湾。
9月2日晨,安东尼的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出港口,400艘战船上载有4万名重装步兵,分成左、中、右三部分排成一线,分别由索苏斯、马尔卡斯、安东尼指挥,后面还有埃及女王率领的60艘战舰作为预备队。
两军相对而视。快到正午时,风向转变,海战开始。安东尼的右翼和阿格里帕的左翼同时行动,都向对方侧翼迂回。随即,安东尼的士兵向对方不断地投掷巨石、弩箭和标枪。阿格里帕则指挥自己的舰队避开对方的射击,而向敌舰猛烈撞击。一时间,海面上大小船只混杂在一起,不时发出船板破裂声。
不一会儿,屋大维的“钳子”机械开始发挥作用。这是阿格里帕设计的一种铁制机械,它“安装在一块长达5腕尺的木头一端上,中间用铁环连结。木头是用铁皮包着,以防砍断。在这块木头的另一端上,也安装有铁环,上系着绳索,当用弩炮把‘钳子’投射出去抓住敌人的舰船之后,就用机械的力量绞动绳索把‘钳子’拉回来。它的作用同布匿战争中所使用的接舷小吊桥的抓钩类似,都是为了把敌舰拉过来后跑到敌舰的甲板上进行肉搏战。”①屋大维的士兵把“钳子”投射出去之后,船上的士兵乘机跳到对方甲板上,用长矛和短剑击杀敌人,海战变成了陆战。
安东尼军的左翼和中央部分见胜利无望,忽然掉头向港内逃跑。埃及女王的后备队见此情景之后,转舵回身,举起船桨,向屋大维投降。安东尼见大势己知,忙通知克娄巴特拉准备逃跑。
女王的船舰接到安东尼的通知信号后,迅速挂起船帆,不顾一切地穿过众舰,向广阔的海面上逃去。仍在激战中的安东尼的其它舰船也纷纷放弃战斗,扯起风帆,将投射机械扔入海中,以便轻装撤离。
屋大维的士兵见此情景,士气高涨,与那些无法逃跑的敌舰继续战斗。他们撞击敌舰,或通过接舷跳板冲上敌舰与之搏斗。安东尼的部分士兵见逃跑无望,仍拼命抵抗,用船钩推开敌舰,用斧头砍杀冲过来的步兵,用重量的矢石击退靠近的敌舰,使屋大维的战舰受到很大损失。屋大维立即命令舰队迅速离开敌舰,改用火攻。不一会儿,一支支火箭、扎有火把的标枪和发射器将涂有柏油的木炭块射向敌舰。顿时,安东尼的船舰被浓烟和火焰包围,欲跑不能,因为“钳子”死死地钩住了它们。安东尼连忙爬上另一艘未被钩住的船舰,带着其它40艘残存的战舰逃走。没有逃走的舰队全部投降。安东尼的陆军也投降了。
公元前30年夏,屋大维追至埃及,安东尼的残余兵力全部投降,安东尼自杀而死。不久,女王也以自杀了却一生。此后,埃及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罗马的内战和分裂结束,屋大维成为罗马唯一的统治者,集国家一切大权于一身。罗马进入帝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