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击战的新成分:空中机动部队和火箭·第八
作者:P·H·维戈尔·英国
出自————《苏联闪击战》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满洲战役过去23年之后,苏联再次发动了战争。这次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8月21日苏军采取了军事行动,仅仅24小时之后(鉴于捷克未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入侵宣告结束。
在这两次战争或战役之间的将近十分之一个世纪中,值得注意的是,航空技术取得了十分令人注目的进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老式的螺旋桨飞机是交战国双方空军的制式装备;到1968年,螺旋桨飞机却迅速地进入了博物馆。尤其是这还导致了运输机性能的大大改善。然而,引起这种改善的技术进步与我们的论题无关。我们所关心的仅仅是指出:到六十年代末期,运输机可以运载比二次大战大得多、重得多的物资,而且运送得更远、更快。这就容许以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指挥官闻所未闻的规模来运送人员和装备。
这些论述特别适用于红军的作战行动。总的来说,苏联的航空技术装备当时比西方落后。但到了1968年,苏联却迅速赶上西方。此外,苏联这时已经能够采取过去不能实施的一整套军事行动(这一点更切合我们的论题)。而这之所以成为可能,不仅是因为改进了固定翼飞机而且还因为改进了直升机。
我们在前一章里指出,在满洲战役中实际上很少实施空降,而所实施的空降都是常规运输机利用常规机场和简易机场进行的。这种空降是易受攻击的。加之在满洲战役中,苏联空军因为距离太远,无力为空降提供有效的支援。这就不难理解,在那次战役中为什么空降如此之少,规模如此之小,以及为什么直到战争实际上已经结束之前未实施过任何空降作战行动。
另一方面,苏联大本营为满洲战役制定的计划给人们总的“印象”是,它非常强烈地表明,苏联指挥官本来希望采取比实际进行的要多得多的空降作战。人们认为,只要苏联当时的技术装备能够使这种作战行动比较切实可行,那么苏联肯定会实施更多的空降作战。然而,我们应当指出,苏联指挥官策划的空降作战,都是针对日军“神经中枢”而不是针对日军部队的(这一点与本章后半部分密切相关)。后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神经中枢”的含义。
然而,我们眼下所关心的仅在于指出,从1945年满洲战役到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23年中,苏联武装力量已经获得了必要的技术装备。这使他们能够实际上实施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苏联军事思想家朝思暮想企图实施,但由于缺乏手段而从未实施过的相当规模的空降作战。当然,在用飞机将部队运送到敌后相当远的距离方面,苏联在三十年代就已经积累了引人注目的经验。但是,这些都是规模较小的行动,而且部队都是伞降着陆。
人们承认,苏军在1935年于基辅举行的演习和1936年于白俄罗斯举行的演习中,有3000人成功地实施了伞降,同时,另外8200人连同火炮、轻型坦克和其它装备实施了常规机降。这是在战前实际上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尽管当时由于缺少合适的运输机,因而排除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但是,空降这一理论却在苏联战略家们的头脑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鉴于上述情况,苏联在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采取军事行动时赋予空降以重要的作用,就应当看作是自然而然的了。在这两次军事行动中,由于没有任何内在理由迫使苏联计划人员实施无把握的伞降,因此,普遍采用了固定翼飞机在普通着陆场实施机降。另外,苏联在阿富汗还广泛使用了直升机,况且,苏联在1968年对直升机还没有产生如此广泛的兴趣。只是当美国人在越南战争后期使用了武装直升机,这才引起苏联的注意。因此,直到七十年代,“雌鹿”式之类的直升机才进入苏军服役。
然而俄国人在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期间没有使用直升机,绝不意味着俄国人当时把空降放在了次要地位。恰恰相反,这次空降作战发挥的作用就像后来入侵阿富汗时发挥的作用一样,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我们理当认为,不管苏军将来实施何种形式的军事行动,只要切实可行,用飞机(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舰船)把部队运送到敌后纵深处,将会被赋予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目的是使敌人的重要的神经中枢陷于瘫痪,从而使作战行动比人们预料的更快、更有把握地胜利结束。据笔者管见,以这种方式向前方运送部队,几乎是任何试图在战争开始阶段就稳操胜卷的战略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鉴于在以往的战争史上从未采用过这种方式(德国入侵荷兰时除外,当时实施了有限规模的空运),因此笔者认为这种方式是闪击战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绝对必要的组成部分,一个迄今为人们所忽略,然而又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看起来这可能过高地估计了这种作战行动的潜力,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战役的目的是摧毁敌人的抵抗能力。到目前为止,这只能通过战斗来实现。我们已经讨论过,把战斗作为达成此目的的一种手段存在着大量弊端。特别是,一方可能会输掉这场战斗,而对方的抵抗能力非但不会被摧毁反而会得到加强。
然而,现在通过空降作战,就有可能不采用战斗方法而采用其它方法来终止敌人的抵抗,或者更确切地说,来削弱敌人的抵抗能力,从而使战斗仅仅流于形式。当然,正如我们已经说明的那样,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不能进行空降作战。只有与地面部队协同行动,空降作战才能成功。苏联的战略家们和我们一样清楚这一点。但他们还不明白,作为辅助和协同作战的一种手段,空降作战可以大大提高地面部队获胜的可能性。这是因为空降作战能够切断使敌军赖以继续抵抗的重要神经中枢。
这与猫捉老鼠有某种相似之处,空降作战的目的是用飞机把部队运送到敌人的重要“神经中枢”,使之失去效用,或者在必要时使之为入侵者本身的目的服务。不论哪一种情况,敌军都将会遭到重创。这是因为入侵者乘飞机到达进攻地点的,所以他可以跃过敌军的环形防御,像猫一样扑向目标,此外,他也可能像猫一样在夜间出击。
不过,用狗捉老鼠的说法也许更能说明笔者的本意。如果让一只老鼠做好准备,进入良好的防御阵地。那么,它可以气势汹汹地对付任何猫或狗的进攻。因此,为了避免发生上述情况,一只有本事的捕鼠猫或狗将设法咬住老鼠的后脖子。猫和狗都将试图这样做。它们的目的是从后面抓住老鼠,折断它的脊梁骨。而如果它们达到了目的,老鼠也就一命呜呼了。
因此在这里,突然性、速度和决心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必须有打击力量作为后盾,如果不具备以上四点,那么,那只自诩会捕鼠的猫或狗将会遭到痛击,而老鼠则设法逃之夭夭。
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这四点要求都达到了,因此捷克未能逃脱厄运。1979年在阿富汗,由于苏联主要依靠阿富汗军队,而且其打击力量显得不够,结果陷入了一场混战。虽然苏联人成功地推翻了阿明政权,并在阿富汗主要城市站住了脚根。但是,他们并未达到主要目标——使阿富汗人默认阿富汗马克思主义者的统治。
与此有关的另外三点说明是:第一,打击力量必须来自地面部队,它们要在与空降作战协同的情况下,发起地面进攻。空降本身根本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必要打击力量,除非是对付弱小之敌。第二,(在这里用捕鼠来作比喻是不适当的),这些空军部队负有双重任务。其一是我们已经讨论过的,去摧毁敌人的指挥和通信中心,以及战略补给仓库,从而使敌人只能依赖其下级指挥官在外围仓促拼凑的防御进行抵抗。其二,很可能是夺占敌人机场,以便机降大量的己方地面部队。以过去的战斗作比喻,他们的任务就是制服卫兵,升起吊闸,放下吊桥,让自己人进入敌人的城堡。
我的第三点说明是对我论述的空降作战的目的的发挥。我曾经谈到,空降作战的目的是使敌人的重要神经中枢迅速陷入瘫痪。但我们绝不能在过于狭窄的意义上来理解“神经中枢”。显然,指挥与控制中心和各主要城市都可以毫无异议地被视为“神经中枢”。然而我们应赋予“神经中枢”以更广泛的含义,要把诸如港口、机场和补给仓库等等都包括进去。当然,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这些,但只是一带而过。鉴于现代战争尖锐复杂,上述目标和其他目标一样无疑也是“神经中枢”。俄国人通过实施空降或直升机机降来使这些“神经中枢”瘫痪并不是不可能的。
在任何情况下,俄国人选择的目标显然将取决于整个战役企图。例如,在1945年满洲战役中,苏军指挥官规定的目标是夺取南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结束对日战争,为当地(中国、朝鲜、越南等)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援助,以及夺取日本在满洲的原材料和工业机械来为苏联服务。
因此,苏联在满洲战役中实际施行的空降作战,目的都是在于促使重要的日军司令部投降,防止日军实行“焦土”政策和摧毁满洲重要的工业中心,阻止日军从满洲运走贵重的原材料。其它的空降作战则旨在夺取港口,防止美国从海上向他们在中国和朝鲜的盟友运送武器。另外,应当看到在南萨哈林岛实施的空降具有重要军事意义,因为这次空降为打败当时还在抵抗俄国人的日本军队作出了贡献。然而,从军事意义的角度看,这次空降由于在此次作战中实施了两次海上登陆而黯然失色,那两次海上登陆大大有助于迅速终止日军的抵抗。
苏联空降作战的规模很小,每次空降的人数从120人到最多500人,而且只进行了大约20次。这些空降既不是伞降,也不是直升机机降,而是乘普通运输机在常规机场上着陆。为运输机护航的战斗机数量也相当不足。空降地点是哈尔滨、长春、旅顺、大连等地。其中,长春和哈尔滨是日军司令部所在地,其它的是港口、工业中心等。扎哈罗夫元帅的《结局》一书中(第68和69页之间)有一张苏军地图,上面标明了最重要的空降地点和空降日期。
在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战役的目的是推翻令莫斯科感到厌恶的政府,代之以莫斯科较为赏识的政府。由于两国政府及其机构设立在其统治的国家的首都,因此唯一合乎逻辑的是,布拉格和喀布尔应当是苏联空降部队分别于1968年和1979年实施空降的主要目标。正如我们所知,苏联空降部队在这两次行动中都获得了成功。
但是,这类空降作战的成功确实要求空降部队得到来自被侵略国家内部的协助。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存在某种“第五纵队”。在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确实都存在这样的“第五纵队”。尽管“第五纵队”这种说法在阿富汗可能并不十分恰当。因为被废黜的政治领导人阿明在本国人民中极其不得人心,所以许多阿富汗人之所以协助推翻阿明政府,无疑是出于反对阿明的动机,而不是出于亲苏情绪。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捷克斯洛伐克,杜布切克深孚众望,而那些阴谋推翻他的人却丝毫不能代表民意,说这些人是“第五纵队”也许颇为贴切。
然而决不能忘记,在苏联1968和1979年的入侵行动之前,在这两个国家内有许多苏联“顾问”。他们为入侵的空降部队提供了额外的宝贵支援。
另一方面,空降作战的成功并不足以保证整个战役的胜利。空降部队的努力必须得到数量可观的地面常规部队的支援,否则,被侵略国家的武装部队将恢复常态,从起初的惊慌失措中清醒过来,着手消灭已经占领其首都的敌空降部队。这种情况始终是可能发生的。阿纳姆空降战役就非常清楚地表明,如果得不到地面常规部队的支援,空降部队将会遭到什么样的下场。
因此,在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的事件中,相当多的苏联地面部队沿着公路开进了这两个国家。他们负有双重任务:粉碎被侵略国家军队抗击入侵的任何企图;封锁这些国家与外国接壤的边界。一旦做好这两件事,就可以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地镇压这些国家内部的反苏运动。
不过,就阿富汗和捷克斯洛伐克而言,虽然它们的首都都是苏联空降部队的合乎逻辑的目标,但是对于华约对北约发起的一场进攻,人们自然普遍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由于此举的主要军事目的是摧毁北约部队抵抗入侵部队的能力,而这种抵抗能力将来自北约部署就绪的部队,以及交战后他们获得的补给和支援,因此在这种性质的战役中,苏军空降部队的逻辑目标将不会是北约国家的首都,而是北约的军事指挥与控制中心、通信中心、核设施、补给仓库、港口和机场等等。然而,尽管目标将有所不同,但是夺占上述目标的作战行动的基本原则,则和入侵捷克、阿富汗时一模一样。
前面已经提到,苏联赞赏德国在战争一开始就打击敌人的战役全纵深——如果可能的话,也要打击敌人的战略全纵深——的战略。换句话说,即必须在地面部队发起进攻的同一时刻实施这一打击。1941年,德军还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一作战方式,因为大多数理想的目标都远在苏联的后方,德国空军的飞机不可能飞抵那些目标。而1940年在西方,理想的目标大多位于德国空军飞机的航程之内,因此遭到了充分的打击。可是由于当时德国飞机不仅载弹量尚不足以达到必要毁伤的程度,而且轰炸时也不能准确无误地命中目标,所以由此造成的破坏虽然是严重的,却很少是毁灭性的。
然而,今天我们生活在导弹时代。这就是说,现代化的“炸弹”可以发射到任何地方。假如希特勒在1980年入侵苏联,那么他就能够摧毁苏联内地的目标,而不管其当权者把它们配置在该国多么深远的纵深内。由于同样的原因,入侵北约领土的一名华约指挥官,也就能够打击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英国、美国或加拿大境内的军事目标,他甚至可以在战争刚刚爆发的头几分钟之内击中这些目标,而且其导弹的命中率要比纳粹空军的炸弹高的多。
再者,当时德国空军炸弹的毁伤能力也远远比不上今天苏联火箭的毁伤能力。本文并不打算论证苏联人在进攻北约时,是否会决定使用核武器。我们所关心的只是在于说明这样一个不言而喻的观点,即如果苏联人愿意的话,他们将会使用其拥有的核弹头,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化学和常规导弹弹头。所以,在今天已经具备了可以给敌人战役和战略全纵深以毁灭性打击的技术手段。因此,纳粹在1940年只能在极有限的程度上完成了任务。今天,只要进攻者愿意的话,就可以彻底完成。
此外,苏联武装力量最近刚刚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战役机动机群。据设想,这种战役机动机群编组庞大,它拥有自己的建制空军,并且能在每一条进攻轴线上部署一个加强师。在主要战斗打响的第一天结束时,它即可在北约主要防御地带的后方作战。用最近一份波兰杂志的话说,战役机动机群的目的是“把作战焦点转移到敌人的纵深或后方……,以造成敌人的混乱和瓦解,并限制敌人的机动自由和削弱其作战效率”。这些战役机动机群,加上导弹和直升机,将会对北约的核设施和其它“神经中枢”构成一种远非可以轻易对付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