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通史 – 第 37 页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坦克与烟幕弹的起源·第十九

坦克与烟幕弹的起源·第十九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战争初期海上与陆上均形成僵局,这里既有战略原因,也有同等重要的机械原因。由于水雷与鱼雷的威胁,最强大的舰队也丧失了攻击能力。由于使用了机枪,最强大的陆军也无法推进。军舰在进入攻击阵地时被水下爆炸击沉,士兵在进攻时被连续的子弹射倒。这就是造…

选择·第二十

选择·第二十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新年降临时海军部正面临风雨欲来、变幻莫测的局面。我们见到海军中将贝利怎样调离大舰队,奉命前去指挥在诺尔的第五战列中队,这个中队怎样成为一支特训炮击舰队的核心,其目的是期望发展海军攻击的手段 。         中将从北方回来,把他从原来指挥“无畏”级战…

多格滩战斗·第二十一

多格滩战斗·第二十一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1月中旬,在政府上层的秘密圈子里表现出对海上形势的不安。约翰·杰利科爵士在他的书中描述,在这关键时刻,他认为大舰队的情况特别虚弱。在他写给第一海军大臣的信中充满了令人不安的计算出来数字,这些数字表示发生大战时英、德两国海军的相对力量。他说英国的…

再次思考和最后决定·第二十二

再次思考和最后决定·第二十二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直到1月20日前后,大家似乎一致同意海军对达达尼尔海峡采取军事行动。陆军部、外交部和海军部的代表们似乎有同样有决心。战时会议已做出决定。这个决定确实并不是最终的或不可更改的决定。它只是授权海军部审察自己的资源和制订方案。        …

陆军进攻的起因·第二十三

陆军进攻的起因·第二十三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截至此时,关于达达尼尔行动,战时会议和海军部都毫无疑问地接受了这么一个前提,即陆军将不参与进攻土耳其的战争。基奇纳勋爵在1月2日写给我的第一封信中说:“我们没有军队可以在任何地方登陆。……在几个月内我们不准备大干。 ”         在1…

外围堡垒的攻克和希腊的第二次提议·第二十四

外围堡垒的攻克和希腊的第二次提议·第二十四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2月19日上午10点差9分,集聚在达达尼尔海峡的英国和法国舰队开始炮轰外围堡垒。 [ 原注:见本书第534页(第37章06.)。土耳其战场图也有帮助。 ] 这些堡垒共计4个,配备了19门主炮。除了4门之外,所有其他炮都是老…

新的决心·第二十五

新的决心·第二十五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当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达达尼尔海峡时,当许多意义深远的反应在整个战场上出现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海军作战行动开始动摇和失去活力。从3月3日起卡登中将的进攻步调不断放慢。天气经常不利于远程炮击,我们的早期水上飞机不但数量不多,而且效率不…

3月18日·第二十六

3月18日·第二十六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3月18日上午,协约国舰队全体出动进攻狭窄段。   德·罗贝克中将的计划是同时制服守卫狭窄段的堡垒和保护雷区的炮群。指派10艘战列舰执行进攻任务,6艘战列舰每隔4个小时轮班替换她们。进攻开始由4艘现代战舰进行远程炮轰。当部分堡垒被遏制后,法国中…

德·罗贝克中将改变计划·第二十七

德·罗贝克中将改变计划·第二十七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达达尼尔海峡发生了什么事情?陆军已经抵达。从陆军可以启程的最早时刻起,海军部就将全部军队准时运抵集结地点。伊恩·汉密尔顿爵士:是在海军进攻狭窄段的前夕到达达达尼尔海峡的,他从“费顿号”的舰桥上目睹了进攻的最后景象。        战…

德国潜艇的首次失败·第二十八

德国潜艇的首次失败·第二十八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叙述历史的要领是按年代顺序。然而,倘若众多事件同时发生,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将它们选择分类。        有一些事件必须先放在一边,等到主要事件交代完毕再叙述;另一事件则可用插入的手法,在一般叙述之外提前交代 。   前面几章描述了达达…

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第二十九

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第二十九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4月是在痛苦和恼人的悬念中度过的。伊恩·汉密尔顿爵士的部队在亚历山大整顿;德·罗贝克中将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登陆的准备工作上。土耳其人在不断地集中、组织和加强。意大利和巴尔干国家战战兢兢地保持平衡。我们与美国的关系极为微妙。俄国的前方和后…

海滩战役·第三十

海滩战役·第三十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加利波利半岛伸入爱琴海52英里,其最宽处有12英里。 [ 原注:见原书第508页后插页,安扎克和苏夫拉海湾图,亦见原书第549页土耳其战场图。 ] 但是它的脚踝,即与大陆相连的地峡,在布莱尔村附近只有3.5英里;位于西南端迈多斯对面的脖颈处,宽度也…

登陆之后·第三十一

登陆之后·第三十一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尽管陆军事实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但伟大的登陆事件继续在整个欧洲产生影响。   意大利、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想当然地认为,现在协约国大军确已登岸,他们可以而且也会得到从海上来的增援,直到摧毁土耳其的抵抗。意大利人想要    参战的势头一如既往…

政府的垮台·第三十二

政府的垮台·第三十二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5月14日召开的战时会议火药味十足。我们面临的事实是:伊恩·汉密尔顿爵士的部队在加利波利半岛上寸步难行,他们已陷入危险境地,要增援他们困难重重,要撤出他们更是难上加难。舰队已失去作用。费希尔勋爵坚持要撤回“伊丽莎白女王号”;德国的潜…

山雨欲来·第三十三

山雨欲来·第三十三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新政府在5月26日首次召开会议。从一开始它作为进行战争的工具就显露出诸多缺陷。原来的大臣为其政敌让出位置,这样做不是由于功勋,而是迫于压力。新大臣们则对其前任的工作怀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假如他们以前就一直负责这些工作,他们毫无疑问也会犯    下稍…

苏夫拉湾战役·第三十四

苏夫拉湾战役·第三十四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回顾英国陆军漫长而多变的历史,其中最令人心碎的片断就是苏夫拉湾战役。眼见着就要取得辉煌战果,但转瞬间化成泡影,一些人表现得勇敢机智,另一些人却表现得庸庸碌碌,一些人竭尽全力,另一些人却麻木不仁,两个极端同时并存,战场上展示的噩运是我们历史上罕…

巴尔干诸国的毁灭·第三十五

巴尔干诸国的毁灭·第三十五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巴尔干半岛上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就像是一群受压制要反抗的孩子。四百年来他们忍受着土耳其征服者的奴役。他们只是在最近这一百年里经过残酷斗争才恢复了自由。艰辛的经历锻造了他们的民族特性。宪法和王朝是由这些经历产生的。这些国家的民众生活贫穷、性格粗…

放弃达达尼尔海峡·第三十六

放弃达达尼尔海峡·第三十六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前一章所描述的事件直接导致了攻打达达尼尔海峡的行动计划的放弃。首先,德国与土耳其之间的即将开放的交通线,似乎能使土耳其人得到各类物资的大量供应,尤其是重型大炮和弹药。我们驻扎在加利波利半岛上的部队,他们的阵地无法局部撤离,因而遭受敌人炮火…

1915年的结果·第三十七

1915年的结果·第三十七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达达尼尔战役临近尾声时我正在拉旺蒂附近的近卫步兵第一团第2营服役。我从内阁和总司令部的朋友那儿得到时局的进展情况的消息。在那个时候,与那些优秀的军人研究他们整顿军纪、陆军堑壕战中无与伦比的方法,以及在冬季的严酷条件和敌人的炮火下与他们共度…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Winston S.Churchill   THE WORLD CRISIS 1916—1918   根据Charles Scribner’s Sons,New York 1949年版译出。   本卷叙述一战的第三阶段1916—1918年。前两年双方处于势…

血的考验·第三十八

血的考验·第三十八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1916年,这个疯狂而悲惨的世界升起了新年之光,它照亮了遍布欧洲的庞大战场的全貌,战场上基督教世界最高尚的民族处于相互杀戮的混乱之中。可以肯定,这场战争将持续到以毁灭告终。         双方的庞大武装力量势均力敌,因此战争中彼此必然…

法金汉的选择·第三十九

法金汉的选择·第三十九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1916年的开场戏在德国总司令部会议厅里上演,其主角是法金汉将军,中欧诸帝国事实上的总司令。         1914年9月14日夜间,当时任陆军大臣的法金汉被德皇任命为德军参谋长。冯·毛奇将军在马恩河之战胜负已经分明时对国王说了“…

凡尔登·第四十

凡尔登·第四十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凡尔登的戏剧性事件或许始于1915年6月,当时法国议会军事委员会的一个代表团视察了那里的要塞。代表们听到谣传说,那里由于不安全而忧心忡忡,因为德皇太子的军队就在前面。接待代表团的有指挥东方集团军群的迪巴伊将军和凡尔登地方长官库唐索将军。迪巴…

日德兰:开端·第四十一

日德兰:开端·第四十一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战斗有两种:一种是双方希望实力与技能进行全面较量;另一种是一方不想将战斗进行到底,而只想在没有造成于己不利或丧失军威之前退出战斗,因为力量相差甚大;两者之间性质完全不同。在短暂的遭遇战中——不管其规模大小——指挥官面临的问题和   …

日德兰:会战·第四十二

日德兰:会战·第四十二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至此,我们所叙述的事件虽然惊心动魄,但毕竟属于前奏的范围。以前战列巡洋舰已彼此有过较量,因此双方的舰队司令对战斗的特点、武器的威力和磨难的程度都心中有数。此外,如前所述,任何一方的战列巡洋舰都未曾使用孤注一掷的力量。        …

索姆河战役·第四十三

索姆河战役·第四十三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年底,驻法国的英军指挥部出现变动。我们已经知道,约翰·弗伦奇爵士在怎样的情况下怀着怎样的疑虑于上年9月在洛斯让自己卷入愚蠢的法国香槟的巨大攻势。他忠诚地最后甚至满怀热情地遵奉基奇纳勋爵的愿望和遵照英国内阁的默许行事。         …

罗马尼亚的灾难·第四十四

罗马尼亚的灾难·第四十四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我们已经知道,1916年初处于孤立地位的罗马尼亚,多么容易受威逼利诱加入日耳曼强国阵营。我们已经看到法金汉如何把矛头转向西方对准法国,并让奥地利将矛头指向意大利,从而减轻罗马尼亚受到的敌对压力,因而它可再保持6个月骑墙的观望态度。…

美国的介入·第四十五

美国的介入·第四十五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鉴于德意志帝国政府已对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和人民屡屡采取战争行动,因此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在联席会议上决定:兹正式宣布美国与德意志帝国之间处于由后者强加给美国的战争状态;总统特此授权和指示运用美国全部海、陆军和政府资源进行对德意志帝国的战争…

尼韦勒将军的试验·第四十六

尼韦勒将军的试验·第四十六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正当凡尔登之战高潮迭起的时候,注定要改变战争进程的几位新秀在隆隆的炮声中开始崭露头角。贝当手下最成功的指挥官是一位名叫尼韦勒的将军;此人原是一名炮兵军官,凭其勇敢和举止脱颖而出,从一般职位擢升为军长。尼韦勒的得力战将是名叫芒然的…

在军需部·第四十七

在军需部·第四十七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1917年7月16日,首相邀请我参加新政府。他提议我或者在军需部供职,或者赴新设立的空军部上任,有一个附带条件是,如果我选择后者,他下午在政府必须要对人事重作安排。我立即表示宁愿去军需部;我花了许多周折才决定下来,现记述如下:   翌晨…

英国击败德国潜艇·第四十八

英国击败德国潜艇·第四十八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通常认为,德军1914年进攻巴黎和无限制的潜艇战都“几乎获得成功”。不过此说尚需加以分析,对陆战与海战之间的问题也要加以区别。         观看一场势均力敌的足球赛的球迷,观看一辆不知其确切重量的汽车经过一座他一直无法测定其…

德军在西线的集结·第四十九

德军在西线的集结·第四十九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继1917年的大量屠杀生灵的一系列战争之后,出现了严重的人力危机,于是战时内阁对我国剩余的人力物力进行了一次长期探索性的调查。首当其冲受到屠杀的英国步兵可悲地减少。各营兵员低于正常编制,即使如此,大部分还是应征入伍的新兵。   …

3月21日·第五十

3月21日·第五十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随着帕森达勒战役在隆冬的暴风雨和泥泞中停止,德国军事统治者们又集中注意力于一种新的局势。俄国的崩溃使他们能将100万军队和3000门大炮从东线运往西线。因此,从发动入侵以来,他们首次自认为拥有了对在法国的协约国军的绝对优势。      …

高潮·第五十一

高潮·第五十一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4月9日星期二,德军对英军的第三次大的战役努力开始了。为了阻止德军向亚眠的推进,道格拉斯·黑格爵士被迫削减其防线其它地方的兵力。他不是平均地削减,而是运用有选择的明智方法。         他保持从阿拉斯到拉巴塞运河的日旺希一带巨大中心设防…

舍曼代达姆岭的突然袭击·第五十二

舍曼代达姆岭的突然袭击·第五十二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4月底,当北方的战斗渐渐平息的时候,鲁登道夫发现自己面对的敌军部队太多,于是把目光投向别的地方。他写道 [ 原注:《我的战争回忆录》,第615页。 ] ,“最有利的军事行动本身就是继续向据守伊普尔和巴约勒的英军发动进攻。 …

形势的转变·第五十三

形势的转变·第五十三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继努瓦永之战以后的一个月里,德国统治者面对一片令人沮丧的景象和日益加剧的听天由命之感,他们开始感到不寒而栗。在各国乃至全世界武装力量的强大联合中没有间隙、没有裂缝、没有隔阂,他们冷漠地注视着战线对面的德国及其同盟国。克列孟梭领导下的法…

日耳曼帝国的崩溃·第五十四

日耳曼帝国的崩溃·第五十四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在大战之前,人们似乎认为,这种恐怖和屠杀即使开始了,也不可能持续数月以上。而在大战最初两年以后,人们又难以相信它们竟会终结。我们与往常的生活好像被一条无限宽阔的鸿沟隔开了。人类的适应能力几乎使自己习惯于新环境中的恐怖。     …

胜利·第五十五

胜利·第五十五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01   大战现在进入了最后阶段。1918年期间,英国和不列颠帝国的努力达到了最高峰。帝国在各战区与敌人作战的兵力达450万人,处于备战状态的人员将近600万。大舰队各种舰只的实力达到最高点,而德军的舰只甚至已处于不再出海的状态。德国潜艇战已被打败,…

附录、英军、法军和德军伤亡正式统计报告

附录、英军、法军和德军伤亡正式统计报告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表I:英军在西线每月伤亡总数 1914年8月 14409 . 9月 59615 . 10月 66852 . 11月 73888 . 9月 15189 . 10月 25909 . 11月 46238 . 12月 38620 . 10…

外汉人名对照表

外汉人名对照表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Aerenthal埃伦塔尔;Alberich艾伯里克;Albert阿尔贝特;Albrecht阿尔布雷希特;Allanson,Cecil阿兰森,塞西尔;Allen艾伦;Allenby艾伦比;Alp,Tekin阿尔普,特金;Alexeieff阿列克谢耶夫…

军舰名译名对照表

军舰名译名对照表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Aboukir阿布基尔号;Acasta阿卡斯塔号;Admiral Farragut法拉格特上将号;Agamennon阿伽门农号;Agincourt阿金库尔特号;Ajax阿贾克斯号;Albion阿尔比思号;Algerine阿尔及利亚人号;Amphio…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 出自————《战争通史》   Winston S.Churchill   THE WORLD CRISIS The EASTERN FRONT   根据Charles Scribner’s Sons,New York 1931年版译出。   前三卷主要叙述一战的西线战事与海战,以及与一战命运至关…

前言

前言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 出自————《战争通史》   献给   我们忠诚的盟友   和俄罗斯帝国的战士   在《世界危机》四卷与《战后》 [ 译者注:中译本书名《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5卷。 ] 一卷的共五卷书中,我按英国的观点,尤其是依据我当时担任的职务所持的立场,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在前几卷中,海战、远征达…

哈布斯堡王朝的黄昏·第一

哈布斯堡王朝的黄昏·第一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 出自————《战争通史》   历史上最大的战争——对抗——难忘的战场——一个衰落中的帝国——不和的各民族——波兰的梦——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奥皇的圈子——奥皇的友谊——皇位继承人——他的婚姻——康拉德·冯·赫岑多夫——战争鼓吹者——三国同盟——大国建立集团   01   假如我…

吞并波斯尼亚·第二

吞并波斯尼亚·第二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 出自————《战争通史》   奥地利的托管省——对青年土耳其运动的反响——布赫劳会谈——仆役的抹布——1908年欧洲危机——和平处于危急状态——英国的态度——德国对俄国的挑战——意志冲突——埃伦塔尔的胜利——吞并的后果   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在回首他漫长的一生时,为哈布斯堡    皇室…

走向深渊·第三

走向深渊·第三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 出自————《战争通史》   在走向战争的道路上 — — 1911年阿加迪尔 — — 对银行家的演说 — — 1911年英国与德国 — — 我任海军大臣 — — 海军竞赛 — — 奥地利的机会 — — 康拉德 —  埃伦塔尔的争论 — — 康拉德被免职 — — 埃伦塔尔的继承者 — — 俄…

皇太子遇刺·第四

皇太子遇刺·第四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 出自————《战争通史》   在海军部,1914年——表面的平静——科诺皮什泰会见——黑手——波蒂奥雷克将军——萨拉热窝的悲剧——奥地利的愤怒——康拉德的机会——切尔施基受训斥——德国的煽动——奥地利的询问——奥皇致德皇的信——康拉德的觐见   01   1914年新年开始,空气清冷而平…

奥地利的最后通牒·第五

奥地利的最后通牒·第五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 出自————《战争通史》   德国的承诺——德皇的决定——德皇的臣仆——波茨坦接见,7月5日——德国海军采取的措施——奥地利内阁会议,7月17日——蒂萨的抵抗——蒂萨的忠告——空白支票——厄运——战争的来到   01   7月5日星期日上午,霍约斯伯爵到达柏林,他同奥匈帝国大使瑟杰…

战线与战士·第六

战线与战士·第六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 出自————《战争通史》   概述——军事行动的规模——波兰的凸出部分——战场——战略和地理——德国的计划——施蒂芬计划——比利时中立——列日瓶颈——动员意味着战争——康德拉—毛奇的安排——无法预计的因素——法—俄计划——苏霍姆利诺夫与俄国陆军——战争的呼唤   01   这充满阳光与和…

宣战·第七

宣战·第七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 出自————《战争通史》   最后通牒——海军的准备——奥地利宣战——塞尔维亚的答复——德皇备忘录——奇怪的延误——第二阶段——英国舰队——巴黎与伦敦——圣彼得堡——俄国的动员问题——沙皇与德皇——沙皇为和平所作的努力——俄国的总动员——德国与法国——1914年8月4日——反思责任。   01…

动员的间隙·第八

动员的间隙·第八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 出自————《战争通史》   比利时与塞尔维亚——意大利的回避——犹豫与放弃——奥地利的选择方案——康拉德的辩解——重大的错误——B方案被取代——解释——对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塞尔维亚部署——波蒂奥雷克的战役计划——向亚达尔进军——塞尔维亚的胜利——奥地利第二集团军—  —波蒂奥雷克的…

东线军队的集结·第九

东线军队的集结·第九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 出自————《战争通史》   奥地利对俄国——同盟国之间——毛奇致康拉德——康拉德致普里特维茨——奥地利骑兵侦察——俄国的抉择——决定——俄国的努力   01   奥地利的对俄作战计划仔细考虑了把部队集结在桑河和德涅斯特河后面以及喀尔巴阡山脉前面的加里西亚平原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