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言 作者:瓦德·拉萨福特 ·美国 出自————《菲律宾争夺战》 出自————《战争通史》 在戏剧方面,有所谓主角与配角的区别。登场于太平洋战争的日军,亦有所谓的主角与配角。 如果说,在马来作战活跃的第二十五军为主角的话,那么,于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作战活跃的第十四军、第十六军,以及其他的部队,就必需称之为配角了。 主角一显露头脸即会引来万 人的眼光,自始至终,他皆能够在…
地图索引 作者:瓦德·拉萨福特 ·美国 出自————《菲律宾争夺战》 出自————《战争通史》
录入者声明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本书系引用版,根据影印部分OCR、校对、复校、排版而成。正文部分,读者可根据下标页码直接引用,例如,XXX页第X行第X字是。 复校发现错误:错字32个,错标点8个,修订格式8处。全书字符17万,错误率在复校发现错误率在万分三。预计未发现错误率不高于万分三。 原纸版书 质量较次,有…
序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大东亚战争结束30余年,早已成为历史。 在此期间,有关战争的著作大量出版,但几乎全是战事纪实和其他类似的作品。 遗憾的是,没有值得一提的关于保障战争需要的装备物资的筹措和补给的著作。 现在,中原茂敏先生的多年努力终于结出硕果,《大东亚补给战》即将问世,的确不胜欣幸。 中原先生,从…
前言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本书主要是从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军事经济的领域回忆这场战争的。 战败以后,这场战争被称为太平洋战争,然而对美、英开战的第三天,1941年12月10日下午4时半,情报局曾宣布:“应把这次对美、英战争及今后随着形势发展而发生的一切战争,包括日中战争在内,统称为大东亚战争” 。 从美国方面看,…
出版说明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大东亚补给战》是一部有关日本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时期军事经济的专著,一九八一年七月出版。 该书较详地介绍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前的经济准备,战中装备物资的研制、生产、补充和消耗,交战各方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对比,论证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油料和运输在现代 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并总结了经验教训。…
明治、大正的60年·第一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欧美国家对亚洲的入侵 1770年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到19世纪末,在欧美有了很大发展。 这些先进国家,为了取得其产品的市场和原料而侵略未开发的亚洲: (一)荷兰自1596年至1757年入侵印度尼西亚。 (二)英国于1661年入侵印度的孟买,1686年入侵加尔各答,…
昭和初年揭开动乱序幕·第二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驾崩,昭和元年(1926年)仅一周时间。1927年初,若槻礼次郎内阁因经济危机等原因宣告辞职。 4月20日,政友会总裁田中义一大将出任第27届首相。田中义一山口县(原长州藩)人,于1918年、1923年两次担任陆军大臣,1925年退出现役任政友会总裁…
富国强兵政策难以推行·第三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国防方针的决定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日本于1907年决定了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 这是政府和陆海军的今后行动指针。 天皇批准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保存正本。复制的5部副本分别由首相、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参谋总长和军令部总长保存。其主要内容有 : (一)帝国国防之…
从“九·一八”事变转向国防国家体制·第四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翌年3月满州国成立,1933年3月改为满洲帝国。在此期间,1932年1月发生了上海事变。犬养毅于5月巧妙地撤出军队。但在5月10日的“五·一五”事件中丧命官邸。 犬养毅首相被害,政党内阁宣告结束。斋藤实海军大将起 而代…
日中战争爆发·第五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华北、华中地区的日中紧张关系 1933年5月日中签订塘沽协定,华北地区脱离中国国民政府实行自治。我国根据该地区的重要资源,制定日、满、华北5年经济计划,实质上将华北置于日本的统治之下。蒋介石对日本逐步打入中国的行动,由于国力不足,避免武力对抗。对此,中国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英、美对日…
日美通商航海条约的废除·第六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1939年7月27日,美国通知我国废除自1895年持续44年的日美通商航海条约,于6个月后的1940年生效。 如上所述,美国自大正时期已完全持援华反日态度。在诺蒙坎事件中,日苏连续激战。在中国战场,日军攻入中国的内地。但日本经济完全依赖美国,美国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就是在援华反…
第二次近卫内阁和时局处理纲要的决定·第七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1939年1月5日平沼骐一郎内阁接替近卫内阁,接着阿部信行内阁接替平沼内阁,米内光政内阁又接替阿部内阁。在执政均半年左右的三届短命内阁之后,第二次近卫内阁于1940年7月22日,即一年半之后宣告成立。 陆相人选或为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中将 或为航空总监兼军事…
危机感紧迫的1941年·第八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在内外形势激烈动荡的1940年即将结束的12月23日,我国签订日泰友好亲善条约,建立日泰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迎来了1941年。 国家总动员法的条款几乎已全部付诸实施,国民生活日益严格控制。国民在忍受中坚持,不能如实反映国内外真实情况的苦恼在不断增加。 日中战争处于僵持状态…
过高估计德国和过低估计美国·第九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这是我在轴心国(日、德、意)和同盟国(美、英、中、法、苏)交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6年内存在的疑团。德国在欧洲战场必胜的观点是作为我方开战的一大前提而受到重视的。但是,德国却比日本更早屈服。 我就双方国力作对比观察。1933年,希特勒就任帝国总理,1936年宣布重振军备的“…
真正的总体战体制最终未能实现·第十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迟至最重大转机的1941年,最高领导的政略和战略仍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936年“二·二六”事件以后广田弘毅内阁决定的国防方针及相应的国策纲要若完全付诸实施尚当别论,但在以后短时间内又连续发生两次政变,以致无法执行,仅陆、海军的军 备计划得以优先执行。 …
军事需要与生产力扩充计划的矛盾·第十一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在这种形势下,企划院的物资动员也非常困难。1941年度物资动员计划和过去一样迟至7月才确定,第1季度计划按1940年第4季度计划执行。而钢材供应较1940年度减少10%,自1939年起年复一年地逐步下降。 造船是生产力扩充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造船能力集中用于造舰,民用…
1941年9月6日通过重要的帝国国策纲要·第十二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7月30日,我国完成对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的进驻。8月1日,美国完全禁止石油出口。8月9日,我国放弃在北方对苏使用武力。8月17日,美国罗斯福总统对日本提出严重警告。 在此其间,与南方有关的所有国家都先后对我国实施资产冻结和禁运,美、英、中、荷(A、B、…
东条内阁组成·第十三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陆军大臣东条英机陆军中将在1941年10月16日 [ 译者注:疑17日之误 ] 下午的重臣会议上,被推选为近卫内阁辞职后的下届内阁首相的候选人。东条中将于下午4时30分,应召晋谒天皇,在接受重新研究国策的圣旨之后,受命组阁。此后,天皇又召见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指示陆、海军应进一步紧密合作。 …
1941年12月8日日本终于对美英开战·第十四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祈祷偷袭夏威夷成功。美国如何不冒太大危险而驱使日本打第一枪的呢? 这次御前会议作出决定后,参谋总长杉山元大将即于1941年12月1日向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发布圣命如下: (一)帝国决定对美、英、荷三国开战; (二)南方军 总司令官于1…
敌军开始反攻·第十五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中途岛海战 1941年12月8日的偷袭珍珠港,是在山本五十六联合舰队司令官(新泻人,大将、阵亡后晋升元帅)的领导下,由第1航母编队(1941年4月10日编成。 司令官南云中一中将)的6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1艘重型巡洋舰等舰艇和第6舰队(司令官清水光美中将)的潜艇战斗队及 …
航空兵器在军备中从优先发展到绝对优先发展·第十六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电子器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研制的新装备。哪个国家认为应绝对优先发展电子器材并迅速努力发展电子器材,哪个国家就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与坦克都作为新式武器活跃在欧洲战场,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对航空兵力的战略思…
真正的总体战体制最终未能实现(续)·第十七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1943年7月7日,大本营陆军部第15课(负责战争指导)才流露下述考虑。 今后,超越国力的军事行动,取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不能持久。统帅务须洞察并把握国力的变化。若按现状发展下去,则国力的基础将崩溃,国家将走上衰亡的道路。日本只有与敌人保持一定距离,后退到与国力…
马里亚纳群岛争夺战·第十八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仓促防御的我陆、海军 1944年2月25日,天皇任命小畑英良陆军中将任马利亚纳地区的第31集团军司令官。小畑中将于1943年5月曾任第3航空军司令官驻南方前线,同年12月搭机前往缅甸方面时,失去音讯约一周。军队不可一日无主将,由关东防卫军司令官木下敏中将接任其职。小畑中将原来在一无…
小矶国昭内阁·第十九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太平洋方向绝对国防圈最重要的一环马里亚纳群岛失陷后,东条内阁引咎提出总辞职。接任的小矶国昭(陆军大将)内阁在1944年8月19日的第8次御前会议上决定了下述最高方针: (一)彻底集中现有作战力量及本年度末可以用于作战的国力,击败敌人,粉碎其继续战争之企图。 (二)在一亿国民钢铁般的…
本土决战的准备·第二十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山下奉文大将指挥的驻菲律宾我军自1944年10月起,在日美决战中进行着极其壮烈的殊死战斗。1945年1月中旬,陆海军确定了本土决战的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 当时,驻本土的兵力为:陆军有10个师、6个独立混成旅、1个坦克师,海军有第2舰队(司令官伊藤整一大将,在冲绳特攻战中阵亡)的2…
铃木贯太郎内阁与战败·第二十一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铃木内阁成立 小矶国昭内阁接替东条内阁,任期不长,执政仅8个月,在美军冲绳登陆后,很快于1945年4月5日宣布总辞职。 4月7日,枢密院议长铃木贯太郎海军大将(千叶县人,历任海军次官、联合舰队司令官、军令部长和侍从长)组织内阁。 新任陆军大臣 为阿南惟几大将(…
结束语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战败国我国的经济基础由于彻底的国家总动员遭到了彻底破坏,留下的生产能力倒退到了昭和元年(1926年)的1/3,或者说倒退到了大正初期(1910年代初期)的水平。但是圣上明断,祖国的国民和国土得到了拯救。 我国依靠国民的努力和智慧得到了恢复,今天已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我国的 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
出版说明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星期日)清晨,当日本的“和平”使节还在华盛顿的时候,日本的海军航空兵突然出其不意地袭击美国太平洋地区的主要海空军基地珍珠港,几乎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这就是著名的“珍珠港事件”。 本书作者渊田美津雄就是当时偷袭珍珠港的日本海军空 中攻击队的总指挥官,他曾指挥日本海…
作者序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昭和十六年十二月八日(美国时间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这天,发生了一桩本世纪的重大新闻——袭击珍珠港事件。当时我是一个三十九岁的海军中佐,担任空中攻击部队总指挥官。岁月如流,转瞬间已经过了二十五个年头。 去年(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七日,我列席了在檀香山举行的珍珠港事件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在檀香山蓬…
揭开命运之幕·第一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四时……。 在波涛汹涌的北太平洋上,宁静的拂晓即将到来。天空布满乌云,但是东边的水天线已经微微发白。今天又是一个和平的黎明。 在这灰暗的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溅起雪白的浪花,向南驶去。 六艘航空母舰排成两路纵队,在它们的四角有两艘高速战列舰和两艘…
鹿屋密谈·第二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一、胜负是靠海洋还是靠天空? 在鹿屋航空基地的参谋长室里,第十一航空舰队参谋长大西泷次郎海军少将 [ 译者注:大西后晋升海军中将,一九四五年五月日本投降前不久任军令部次长,战败时自杀。 ] 和第一航空舰队参谋源田实海军少佐,面对面地坐着。 天色逐渐暗下来,在光线暗淡的屋子里只有台灯在…
渊田飞行总队长·第三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一、飞行老手 拟定担任空袭珍珠港飞行队总指挥官的渊田美津雄海军少佐,跟源田海军少佐是海军学校同期同学。他俩都是海军大学航空兵科优秀毕业生,又是莫逆之交。年近四十的渊田海军少佐,已有十五年之久的航空经历,飞行了几千个小时,目前仍是飞行老手,风 华不逊当年。 渊田海军少佐做梦…
浅海鱼雷攻击演习·第四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一、飞行高度二十米的训练 秋季的一天,天气晴朗。眼前是一片蔚蓝色的鹿儿岛湾,樱岛从容地浮在水上,沐浴秋阳。神濑岛以及冲小岛象水滴岩石般地点缀在海面上。风景如画,秀丽动人。 “到昨天为止,基本上结束了海上战斗的基本训练。从今天起,开始进行浅海鱼雷攻击的应用训练,学会袭击停泊舰船…
单冠湾集结·第五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一、大本营海军部第一号命令 日美之间的紧张气氛,越来越濒于破裂的地步。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和野村大使虽然进行了极其紧张的谈判,但日本政府继续坚持它的主张,寸步不让。 一般日本人也逐渐感觉到,一触即发的战争乌云开始笼罩太平洋上空。 但是,日本报纸每天大量报道官方消息,说什么日…
两个作战联席会议·第六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一、会议继续到深夜 “加贺号”进港的第二天,即十一月二十三日,在旗舰“赤城号”上,召开了两个会议。其一是机动部队各舰主管人员作战联席会议,其二是机动部队全体飞行军官作战联席会议。 主管人员联席会议就机动部队行动,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磋商。这是一件非常吃力的工作。在到达目的地以…
Z旗·第七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一、开往夏威夷 第一航空舰队旗舰“赤城号”到达单冠湾那天,即十一月二十一日,大本营海军部发布了《大本营海军部第五号命令》,命令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实施开战部署。 大本营海军部第五号命令 昭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奉敕 军令部总长 永野修身 兹命令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一、为遂行作战,…
瓦胡岛在望·第八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一、漆黑的海面 十二月八日一时(檀香山时间七日五时三十分) “筑摩号”和“利根号”巡洋舰的零式水上侦察机,由弹射器弹射起飞,对珍珠港进行敌前侦察。 侦察飞行队编制 编制区分 机种 飞机架数 搭载舰名 任务 敌前侦察队 零式水上侦察机 2 1 “利根号” 对珍珠港 和拉哈纳锚地…
太平洋舰队覆没·第九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一、第一攻击波 高桥海军少佐接到攻击命令后,立即指挥俯冲轰炸机队进入预备攻击阵位。 五十三架俯冲轰炸机分两路,其中一路由他亲自率领,奔向福特岛和希凯姆机场,另一路由坂本明海军大尉指挥,飞向惠列尔机场。 高桥海军少佐看到两发信号弹后,判断为实施强攻,自然认为由他打头阵。现在,…
退出战斗返航·第十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一、实施第二次攻击吗? 渊田海军中佐的总指挥官机是最后一批返航的。渊田海军中佐在返抵“赤城号”后,立即奔向飞行指挥所。 在这里,他听取了村田少佐、板谷少佐、进藤大尉和千早大尉等各飞行分队长的报告,然后把这些情况同他自己目击到的战果作了比较和 整理,准备向南云长官报告。 …
后记·第十一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不知是由于故意,还是出于偶然,日本政府关于停止日美谈判的最后通告,即最后通牒递交美方的时间被推迟了,致使对珍珠港的军事奇袭成为政治策略上的偷袭,从而激起了美国人民的愤慨。 “牢记珍珠港事件!” 这个口号成了美国人民的战斗誓言,激励了美国人民的战斗 意志。日本对珍珠港的这次攻击是成功…
一九四一年及珍珠港作战大事记 作者:渊田美津雄 ·日本 出自————《袭击珍珠港》 出自————《战争通史》 八月二十五日 渊田海军少佐接到调令。 九月下旬 源田海军少佐拜访渊田海军少佐,说明奇袭珍珠港的设想。 二十五日 “瑞鹤号”航空母舰竣工。 十月上旬 开始特殊飞行训练。 十五日 渊田海军少佐晋升海军中佐 。 十六日 ●第三次近卫内阁…
内容提要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帝国主义继偷袭珍珠港后,于1942年6月初,向美国海军发动攻势,两军在太平洋上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较量,这就是太平洋战争中著名的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分数路直逼中途岛,寻歼美国海军主力。双方交战结果,日本的四艘巨型航空母舰“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苍龙号”…
前言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在一次海上战役或战斗之后,设法从敌人的观点尽可能了解战役或战斗的全貌,这总是有趣并且是很有教益的事。 中途岛海战期间,尽管我们事先掌握了准确的情报,但“战况不明”的现象仍然是相当严重的。 例如,“飞龙号”沉没了好几天,我们还没有弄清楚它的结局 ,直到我方中途岛搜索部队发现并救起…
导言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中途岛海战无疑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这次大海战的结果是很清楚的。然而,在日本,如此详细和准确地叙述这次作战是如何计划和怎样打的作品,如果说不是没有,也是寥寥可数的。 应该说明,作战计划的研究起草是由联合舰队司令部和东京的军令部专门进行的。 山本海军大将是不愿让他所辖的各舰队司令长官…
作者序言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一) 中途岛海战确实是日本的一场惨败。在“宁求质量勿求数量”这一信条指导下,为了打败数量上占优势的敌人,日本联合舰队进行了长期的训练和准备。 但是,在中途岛,日本的强大部队却败于弱敌之手。 参战的我方水面部队不仅在数量上对敌占压倒优势 ,主动权也在我们手里。在整个太…
从柱岛出发·第一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5月27日,濑户内海西部天已破晓,朝晖斜照着太平洋战争开始以来最大限度地集中的日本舰队。 这个地方是柱岛。它位于著名的广岛市南面和不大出名的海滨城市岩国东南。柱岛锚地周围是许多丘陵起伏的小岛,这些小岛大多数从水滨到岛峰都已种着庄稼。 岛上几乎每座小山顶都部署着加…
日本海军战略的演变·第二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一、战前的发展 要充分理解1942年5月下旬日本联合舰队灾难性出击的背景,既有必要回顾一下指导战前日本海军的战略思想,而且还得考查这种战略思想在太平洋战争我军第一阶段作战中的演变过程。 早在珍珠港事件多年以前,一般日本国民都知道。 日本海军是以美国海军为假想…
关于此后作战方针的争论·第三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一、东进还是西进? 在太平洋战争开始的时候,日本的战略决策者们埋头于解决获得石油资源这个迫切问题,没有对取得这些资源以后的战争进程制订具体的战略方针。同时,他们强烈地意识到,在初期作战中有很多风险,而袭击珍珠港要冒更大的风 险;而且,他们对于结局如何也没有把握…
杜立特空袭结束了争论·第四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一、担心敌机的威胁 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头四个月,尽管日本在各条战线上取得了辉煌战果,但日本陆、海军首脑,特别是后者无法摆脱心中一直存在的非常令人不安的忧虑——敌人可能空袭帝国首都东京。 日本在珍珠港使美国海军蒙受重大损失和占领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至少暂时消除了对…
中途岛作战计划·第五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一、山本——主导人物 由大本营正式命名为“米号作战”的联合舰队中途岛作战计划,是许多人的心血结晶,但它的基本轮廓则出自联合舰队首席参谋黑岛龟人海军大佐之手。黑岛是一位理论家,惯于在他那间灰暗的住舱里花很长的时间冥思苦想。 他写过一本手册,提出了联合舰队以战列舰作为主力…
作战准备·第六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一、过时的磋商 到4月底,参加中途岛作战的大部海军部队已在濑户内海集结。除了参加即将开始的莫尔兹比港攻略作战的第五航空母舰战队外,南云部队结束了从印度洋归来的长途航程,于4月22日和23日返回本土。近藤海军中将的第二舰队是4月17日回到本土的,由于杜立特空袭,第二天又奉命追击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