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往战场·第七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一、部队出发 发动中途岛作战现在已经到了实施阶段了。参战部队已在本州北部的大凑、濑户内海西部的柱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及关岛这三个集结点随时准备驶往目的地。 担任进攻阿留申的角田觉治海军少将的第二机动部队,第一批出发。角田的旗舰是“龙骧号”轻型航空母舰,5月26日中午,角…
风云急·第八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一、美方的态势和准备 如果说,山本海军大将和他的幕僚由于持久不断的恶劣天气和缺乏有关敌人行动的情报而感到有些不安的话,那么,假如他们知道了敌人实际情况,他们才真会感到大吃一惊。 战后发表的美国的记载清楚表明,甚至在日本部队从本土出发以前,美国太平洋舰队就已知道了日本关于中途岛…
南云部队的战斗·第九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一、搜索敌人 6月4日大约凌晨3点,飞机发动机开动的隆隆声把我吵醒。我从床上起来,试图站一站看,但两腿仍发软。引擎一个接着一个发动起来,渐浙成为一片尖嘶声——“赤城号”的飞机就要起飞去空袭中途岛了。 我按捺不住要在飞机起飞时刻到甲板上去的心情,于是从病舱里溜了出来。各个隔舱的…
山本海军大将的作战·第十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一、在“大和号”舰桥上 6月4日清晨,联合舰队旗舰“大和号”向东驶到中途岛北西八百海里的地方。4点52分已日出,但连日来笼罩着这支部队的大雾依然很浓,从“大和号”上看不见队伍中的其它舰只。 “大和号”舰桥上,寂静无声。大家都在挂念 着走在整个舰队最前面的南云…
尾声·第十一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一、栗田部队的炮击任务 几乎就在山本海军大将下达撤销中途岛作战命令的同时,日本部队又遭到不幸,但这一次不是由敌人直接造成的。6月4日13点10分,联合舰队命令近藤海军中将派他的部分部队于夜里炮击中途岛。 近藤随即命令栗田健男海军少将的支援部队(第七巡洋舰战队的“熊野号”、“铃…
战败原因的分析·第十二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一、概述 这就是关于中途岛海战日本方面的记载——中途岛海战在日本的太平洋战争战略演变中所处的地位,它是怎样酝酿、怎样策划和怎样付诸实施的。在本书结尾时,作者们想试图对日本失利的主要原因加以总结,并对前面各章没有详细谈到的一些方面作些补充。 美国著名海军历史学家塞缪尔·…
附录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一、美方和日方在中途岛海战中的损失 中途岛海战的结果,按日方在战后根据其舰艇部队和飞行部队的报告编成下表。 鉴于日本自称给美军所造成的损失不免有夸大之处,根据美国资料整理的美军实际损失列于下表右边,以资对照。 (一)美方损失 日方资料 美方资料 (1)军舰 两艘“企业”级航空母舰…
地图索引 作者: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中途岛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内容提要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南太平洋海战·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本书的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曾任日本海军航空作战参谋,曾著有《中途岛海战》一书。本书是《中途岛海战》的姊妹篇,论述了自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战役惨败之后,日美两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一系列战斗,最终以日本失败而告终。 由于本书作者亲自参加了上述战斗,本书史科翔实…
编者的话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南太平洋海战·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太平洋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战场,在这里美日两国都投入了巨大的军事力量,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大海战,其中以航空母舰为主导力量而进行的大规模的海军航空兵之间的海空战更是世界海战史上绝无仅有的。 对此我国已翻译出版了《中途岛海战》一书,而 本书则是…
中途岛海战失败以后·第一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南太平洋海战·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一、暂回广岛湾 此前,日本海军曾坚持“守势军备”这种传统作战方针,夜以继日地进行紧张的训练,但发现日本与英美之间的战争势在难免之后,亦迅即排斥众议,重温其本来使命,认真地致力于制定必胜的作战计划。 日本海军的首脑机关,特别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
南云部队·第二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南太平洋海战·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一、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新编第三舰队 中途岛海战以我军惨败而告终,其后,在战局业已告一段落的昭和十七年(1942)7月14日,日本海军汲取了这一惨痛的教训,毅然对联合舰队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编。首先,为了加强东南方面作战,重新编成了第八舰队,任命了三川军一中将为该舰…
南太平洋决战·第三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南太平洋海战·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一、敌军机动部队去向不明 8月24日的第2次所罗门海战以后,敌我双方的航空母舰之间没有接触。在这次海战以后,敌军的航空母舰在做什么呢?这是经常在我机动部队有关人员头脑中萦绕的问题。 我潜水艇击沉美国“黄蜂”号中型航空母舰已得到确认,可是9月15日,在第…
瓜岛决死战·第四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南太平洋海战·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一、计划再次用战列舰进行夜间炮击 机动部队的战斗虽已大体上取得了胜利,而瓜岛决死战却夜以继日,并未休止。要尽快做好作战准备,必须同友军部队搞好协同。 山本大将命令南云和近藤两支部队到特鲁克集结。 “隼鹰”号完成3个星期的活动后,回 到特鲁克。…
机动部队司令长官易人·第五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南太平洋海战·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一、新司令长官小泽中将 第3次所罗门海战结束后出现了一时休战状态,下给角田部队的行动预案中也暂时没有作战行动。 当时,“隼鹰”号在艰苦奋战,而“飞鹰”号却在特鲁克对主机进行应急修理。 修理结束后,单独在布因基地连续死斗的 “飞鹰”号…
最后放弃瓜达卡纳尔·第六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南太平洋海战·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一、陆军第3次总攻亦遭失败 “此战定要成功”瓜岛第3次总攻就是这样一次我全军希望所在的战斗。以此作为契机,敌我双方在瓜岛至近海面上反复进行了你死我活的大舰队决战,结果,出现了对我绝对不利的局面。 原因就在于我舰队和航空部队没有完成自己的首要任务—…
山本大将之死·第七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南太平洋海战·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一、“伊代号作战”——向腊包尔集结 瓜岛之役之败绩固然因为敌军国力雄厚和作战顽强,但究其败因则大部应归咎于日本海军、大本营海军部和联合舰队司令部之失误。 败因之一就是在确定陆上航空基地的延伸距离这一问题上,当事者过于无定见。 在因为胜利而头脑昏昏…
对第二阶段作战的回顾·第八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南太平洋海战·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如果把第一阶段作战看作是奇袭战,那么第二阶段作战应该说是正面攻击战。以台湾为跳板,进而对东南亚各地实行压制的我基地航空部队对以前一直保密的飞机的性能,在战争中可以说做了奇迹般的发挥。 我军所首创的按集团方式使用航空母舰 的新战法,后来也被美军所…
新长官古贺大将指挥作战·第一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马里亚纳海战·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一、第三阶段作战的设想——迎击 历时半年的瓜岛激战的结果,敌我双方都遭到巨大损失,然而敌军逐步得到恢复,其战力与日俱增;与此相反,我国捉襟见肘,消耗几乎无法补充。开战以来仅仅1年零两三个月,而海空战争的主客却已易位。特别是在此种局部战争中作为海陆作…
航空兵力枯竭·第二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马里亚纳海战·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一、为了“油”而返回新加坡 开战前后,尽管晚了一些,但在扩充航空部队方面终究做了努力,这种努力的效果终于逐渐显示出来。 到了昭和十八年(1943)的下半年,内地的各航空基地新来了大批刚刚修完练习教程的飞行员。 本来航空母舰的飞行队没 有固定…
美机动部队不给我军以喘息机会·第三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马里亚纳海战·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一、尼米兹攻势 盟国从瓜岛开始的反攻是麦克阿瑟攻势的开台锣鼓。相互角逐的基地航空机是主要的兵力。基地航空战打得难解难分,逐渐变成了一场消耗战。 这一期间,作为海上航空兵力的我机动部队在各次主要作战中实行了相互配合, 以瓜岛争夺战为…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新旧更替·第四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马里亚纳海战·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一、古贺大将殉职 2月15日,古贺大将命令联合舰队大部分兵力由特鲁克退至帕劳后,亲自率领旗舰“武藏”号去往横须贺。 这次返航途中,于17、18两日在特鲁克遭到空袭。 古贺大将返回横须贺是为了同大本营共同安排今后的作战,他最后 下…
“阿代号作战”计划概要·第五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马里亚纳海战·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一、大本营决心进行“最后的舰队决战” 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岛失守后,日本海军的最前线在于连结南方诸岛、马里亚纳群岛和加罗林群岛的列岛线。 在这一点上,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处于这条列岛线上的各个岛屿不象马绍尔和吉尔伯特岛那 样平坦,每个岛…
塔威塔威群岛·第六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马里亚纳海战·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一、城岛部队从佐伯湾出击 昭和十九年3月11日正午,第二航空战队司令官城岛高次少将乘坐的“隼鹰”号航空母舰悄悄地从佐伯湾出发了。 2号舰“飞鹰”号和3号视“龙凤”号分别位于“隼鹰”号右前方600米处和东侧。这两艘舰也都在起锚,舰首处的锚孔冒着水花。 …
战机成熟·第七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马里亚纳海战·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一、敌军在比亚克登陆 敌军于4月末在新几内亚北岸的霍兰地 [ 译者注:现名查亚普拉。 ] 登陆后。其反攻作战似乎暂停下来,可是4月30至5月1日两天内,敌机动部队的舰载机恢复了对特鲁克的大规模空袭。 第二天(5月2日)攻击了波纳佩之后,又不见踪影了 …
敌机动部队向马里亚纳出击·第八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马里亚纳海战·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一、“阿代号作战”的决战准备 6月9日,角田部队中从事侦察工作的佼佼者千早猛彦大尉第三次侦察了马绍尔群岛的敌前进基地马朱罗岛,此次舍身侦察和以前一样突破了敌军的严密警戒,进入泊地上空,然而出乎意料地未发现在泊的敌军部队。 天气晴朗,不可能看…
马里亚纳海面决战·第九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马里亚纳海战·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一、发现敌航空母舰,明晨决战 小泽部队做好决战准备之后,在全舰队集结的情况下,于18日上午5点为寻求战机,急速向塞班岛西面700海里处出动。航行中采取蛇形运动,基准航向为60°,航速为20节。 一夜之间天气转晴了,今晨彻底放晴,海上风平浪静,连一丝…
“阿代号作战”之后的日本机动部队·第十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马里亚纳海战·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阿代号作战”失败之后,我国机动部队一时名存实亡。 尽管如此,在小泽中将指挥下,机动部队仍进行了微小的改编,在残存的航空母舰的基础上加入了新造的航空母舰之后,到10月1日,第三舰队建立了如下的编制: 第一航空战队( 司令官古村…
失败·第十一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马里亚纳海战·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一 因为失败而备加责难并非明智,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确实是至理名言,我想,对失败的后果加以问顾并非无所裨益。 当然,笔者并非对何人加以影射,更不是对某氏怀有怨尤,只是以机动部队作为思考问题的中心,就我战时之所想、所见、所闻之事实如实 记载,以作为此书…
附表 作者: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日本 出自————《机动部队》《马里亚纳海战·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附表一 中部太平洋舰队编制 舰船、航空部队 所属长官 司令官 中部太平洋舰队 第四舰队 第四根据地队 中部太平洋舰队司令长官 第四舰队司令长官 第四根据地队司令官 第六根据地队 第六根据地队司令官 附属队 第十四航空队 第二十二航空战队 第二○二海军航空队 第十四航空舰队司令长官 第…
前言 作者:实松让·日本 出自————《情报战》 出自————《战争通史》 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日美军事对抗史,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结 束而告终了。 这一对抗可以追溯到明治三十七年(一九零四年)四月, 即日俄开战后两个月,美国陆军参谋总长查菲将军建议制订对 日作战计划那个时候。 另一方面,日本制定《国防方针》,日 本海军把美国当作假想敌国,则是明治四十年(一九零七年) 四月的事…
日美军事对抗·第一 作者:实松让·日本 出自————《情报战》 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起因 1.1 旅顺口和珍珠港 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的“珍珠港事件”,发生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星期 日早晨(东京时间为十二月八日星期一拂晓)。 头一天(星期六)午饭后被批准上岸的美国大平洋舰队的水兵们,于第二天 早晨回到舰上。正在吃早饭的时候,我海军战鹰第一波一百八十三架攻击机…
情报战竞赛·第二 作者:实松让·日本 出自————《情报战》 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情报、通信情报机构 1.1 日本海军 1.1.1 中央情报机构 明治时代 一八八四年二月八日,日本撤销了海军省军务局,设立了军事部。 该部除负 责以前军务局掌管的业务外,还主持有关舰队编制、出师准备(第二课)、海防 (第三课)、谍报(第 五课)等项工作。这里所说的“…
珍珠港事件前夕的情报战·第三 作者:实松让·日本 出自————《情报战》 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日本方面获胜 1.1 夏威夷作战的无名英雄 珍珠港的谍报员 “森村书记生”诞生 一旦日美开战,首先给美国太平洋舰队根据地珍珠港以最初的一击,这是联 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早已下定的决心。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箝制日本南进行动,早在一九四○年五月,…
战时的情报战·第四 作者:实松让·日本 出自————《情报战》 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美国的情报战 1.1 阻止日本的进攻 第二个“马格德堡号”事件 美国海军的情报专家做“自我批评”说:美方珍珠港惨败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只重视“敌人的意图”而忽略了正确估计“敌人的实力”这一判断敌情的基本原则。 美国海军为了洗刷这次惨 败的耻辱,在情报战线上也活…
后记 作者:实松让·日本 出自————《情报战》 出自————《战争通史》 很早以前,我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将我们呕心沥血从事的对美国的情报战情况记录下来。这是因为,战前我曾在美国工作两年,先后担任过驻外工作人目和海军武官助理,战争爆发后在美国度过半年拘留生活,乘交换船回国后,直到停战为止那三年期间,我继续在军令部从事对美情报工作。也就是说,从战前到战争结束,连续五年有半,我将自己的全部精…
附表 作者:实松让·日本 出自————《情报战》 出自————《战争通史》 附表一:军令部第三部阵容(停战当年) \ 分类 直属 五课 六课 七课 八课 合计 军官 部长 1 - - - - 1 课长 - 1 1 1 0 3 课员 2 3 1 1 3 10 文职人员 1 - - 3 0 4 两年现役、预备役军官 14 89 6 12 11 132 合计 18 93 8 17 14 150 其他人员…
初版序 作者:伊藤正德 ·日本 出自————《联合舰队的覆灭》 出自————《战争通史》 一 拥有637余艘军舰,总吨位达193万吨的日本联合舰队,在太平洋战争结束时,情形极为凄惨: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全部葬身海底,残存的舰只中仅有小型航空母舰1艘,轻型巡洋舰3艘,潜水母舰1艘,特务舰2艘,驱逐舰30艘,潜艇12艘,合计49艘。这一悲惨的结局,日本人在开战之前恐怕连作梦 也没有想到吧…
联合舰队的历程·第一 作者:伊藤正德 ·日本 出自————《联合舰队的覆灭》 出自————《战争通史》 (一)回顾联合舰队——祭奠卓越的舰队及作战人员 作为海岛之国日本的守卫,联合舰队仿佛是一尊守护神,长期为日本国民所熟悉。提起它,就会使人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安全感。联合舰队是一支居世界第三位的海军力量,其雄伟而潇洒的战列舰则是世界第一流的巨舰,用“威容”这两个字来形容这一支舰队,真是…
回忆珍珠港·第二 作者:伊藤正德 ·日本 出自————《联合舰队的覆灭》 出自————《战争通史》 (一)举世无双的大奇袭——警惕现代原子袭击 珍珠港事件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在战前,关于奇袭珍珠港的秘密,只有军队上层极少数人知道,日本国民则完全被蒙在鼓里。美国方面更不消说,朦胧之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情的炸弹就落到了头顶。 奇袭珍珠港是使用了当时最先进、最具威力的武器——舰…
初战告捷·第三 作者:伊藤正德 ·日本 出自————《联合舰队的覆灭》 出自————《战争通史》 (一)马来亚海面之战——“威尔斯亲王”号出战 世界海战史风云2000年,战斗形式几经变迁。昭和16年12月10日,一个完全新型的海战在马来半岛的关丹海面爆发——日本飞机与英国战舰在这一海域展开了一场以鱼雷轰炸对舰面炮击为主要形式的殊死激战。 这一划时代的海战,由日本海军陆基航空部队的…
中途岛海战·第四 作者:伊藤正德 ·日本 出自————《联合舰队的覆灭》 出自————《战争通史》 (一)太平洋战争惨败的主要原因——舰队急于决战 从整个战局进行分析,军事专家们早就对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持怀疑态度,对马里亚纳海战几乎也丧失了信心。事实果然如此,正是这两个规模宏大的航空母舰之间的大决战,使联合舰队的航空兵力丧失殆尽,也使得原寄以极大期望 的“大和”、“武藏”的威力化为…
所罗门消耗战·第五 作者:伊藤正德 ·日本 出自————《联合舰队的覆灭》 出自————《战争通史》 (一)奇袭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美军对日反攻的第一步 瓜达尔卡纳尔岛——这个南洋上默默无闻的小岛之所以最终成为“大日本帝国”溃败的致命点,就在于美军在此出奇不意地进行了成功的登陆。关于这一点,日军在当时真是作梦也没有想到。 昭和17年8月7日,美国海 军陆战队第一师登上了瓜…
马里亚纳海战·第六 作者:伊藤正德 ·日本 出自————《联合舰队的覆灭》 出自————《战争通史》 (一)寄希望于第一机动部队——两位司令长官阵亡之后 日美海军海上舰队决战的日期比日本方面的预料整整晚了两年。这期间,由于疲于所罗门消耗战,日本把下一次的决战日期定在昭和20年春天,以期求得理想的所谓“作战间隔”,得以重整阵容(指空中战斗力)。 然而, 美国却不允许日本这样做…
莱特湾海战(上)·第七 作者:伊藤正德 ·日本 出自————《联合舰队的覆灭》 出自————《战争通史》 (一)“舰队突入作战”法——“捷一号作战”的背景 莱特湾海战对于日本联合舰队来说是最后的、也是决定性的海战。这一海战的惨败,使日本海军从此丧失了作战机能,从而使第一流的、一度实力雄厚的日本联合舰队起码在今后几十年内不可能再现本来的面目了。因此,莱特湾海战的史实资料极为宝贵,在此,也…
莱特湾海战(下)·第七 作者:伊藤正德 ·日本 出自————《联合舰队的覆灭》 出自————《战争通史》 (十六)“诱饵”舰队——徒有虚名的航空母舰 从三方面向莱特湾突进的日本舰队,有的被全歼,有的因失败而逃走,有的带伤前进。就在这个时候,由小泽治三郎中将率领的第一机动部队,在另一海面也与美舰队展开了激战,同样遭到了惨败。第一机动部队的溃败实际上是日本帝国海军航空兵彻底衰亡的标志。关于…
两个特攻作战·第八 作者:伊藤正德 ·日本 出自————《联合舰队的覆灭》 出自————《战争通史》 (一)断然决定实施“菊水作战”——力排众议,一意孤行 日本的末日来到了!昭和20年4月,樱花凋谢,满地飘落,仿佛在为即将覆灭的日本海军吊孝。4月4日 [ 译者注:原文为6日,疑误。 ] ,日本第二舰队——当时尚存的主力舰队接到了被称作“菊水作战”的战斗命令。 这一天,日本联合舰队…
结论(一)·第九 作者:伊藤正德 ·日本 出自————《联合舰队的覆灭》 出自————《战争通史》 (一)联合舰队登上陆地——对“楠公未抵凑川”的疑问 “楠公未抵凑川”——如果这是真实的话,那么,日本国的重要历史就要重新来写。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未抵海上”——如果这是真实的话。 日本海军的光辉历史恐怕也要颠倒过来。 事实上,昭和20年4月7日,日 本海军的历史居…
结论(二)·第十 作者:伊藤正德 ·日本 出自————《联合舰队的覆灭》 出自————《战争通史》 (一)残存军舰及其命运——美军战利品的归宿 在3年零9个月的漫长的激战中,联合舰队的损失是相当惊人的,现列表如下: : 开战时 254艘 1,067,870吨 战时建造 383艘 858,250吨 合计 637艘 1,926,120吨 击沉 410艘 1,383,950吨 受伤 59艘 …
内容简介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 出自————《日本潜艇史》《潜艇作战的发展变化·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本书简叙了日本潜艇的发展概况,各个时期的建造计划与执行情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潜艇的作战思想与训练方法。介绍了日本潜艇部队在偷袭珍珠港和中途岛海战中的基本情况,以及在太平洋海战中日本潜艇的活动情况,并从理论上阐述了日本潜艇在使用中的若干问题。
日本潜艇的发展·第一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 出自————《日本潜艇史》《潜艇作战的发展变化·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一、潜艇的出现 相传潜艇的历史已有400余年。据可靠文献记载,1578年英国人威廉·贝尔在伦敦出版的一本题为《发明》的著作里所介绍的潜艇,是最古老的。 这种“贝尔”式潜艇,不过是一种可以下潜和上浮的容器罢了。后来,各国经过种种研究和实验,作了多年努力,才…
潜艇用法的形成·第二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 出自————《日本潜艇史》《潜艇作战的发展变化·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一、海军对美作战的基本战略 日本海军战略的基础,是国防方针以及据此产生的用兵纲要。1907年(明治40年)4月,第一次制定了《帝国国防方针》、《国防所需兵力》以及《用兵纲要》等文件。后于1918年(大正7年)、1923年(大正12年)和1936年(昭和11年)…